好鳥戀故林,人情懷舊鄉。故鄉與母校使人魂牽夢縈。母校桃江二中與老家相距五里,遠山環抱,一面臨江,為予之精神家園也。予今年七十有一,初中時之恩師尚存一位,即游菊新先生,時在念中。乙巳仲夏,予返桃江縣武潭鎮楊家坪村,忽憶恩師游老,四年前之拜訪,記憶猶新,喜聞先生百零有二,仍精神矍鑠,不覺心潮澎湃,遂與摯友、書法家詹梅村先生專程省探。予與游老令郎啟才同窗數載,情誼深厚,故徑直造訪。
作者與102歲恩師游菊新先生
上午九時許,登階扣問,啟才回應,正于屋后菜畦澆灌,其妻聞聲出迎。詢及游老近況,告以狀況仍佳,已用早餐,靜坐廂房。入門拜見,起身相迎,緊握雙手,溫暖有力。霜雪盈顛,容顏清瘦,輕問恩師,尚識予否?游老凝神須臾,曰:“君非蔣力余耶?”相視大笑。數年不見,恩師尊容變化尚小,神智清朗,背略佝僂,齒發未落,眸子光澤仍多。行走自如,不用手杖之物。
促膝而坐,品茗而談。六十余年前,予為懵懂稚子,聽恩師授英語課程,講授清晰,態度親和,樁樁往事,記憶猶新。游老回憶身世,感觸良多。自云就讀南京五卅中學六載,高中畢業,后又進修。恩師令尊精于堪輿之學,名動鄉閭,四方延請,是以家道殷實,可資其學。追憶當年校長姓名,為湯掬星。仇鰲先生為董事長,曾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副主任,為毛主席故人,為湖南和平解放貢獻良多。言及五卅中學,游老告知:1925年由仇鰲先生用五卅運動剩余資金創辦,校訓為“勿忘五卅,廉、敬、勇、樂”。旨在培養抗日救國人才。始設金陵,后因烽火三遷,終定桃江武潭鎮天灣村,師生借居村民之家,名師云集,校風良好。言及先叔蔣徑先生,為游老窗友,先生贊不絕口,稱其出類拔萃,學業特優。告知徑叔由中央技術科考入南京中央政大,語中滿含贊譽,稱其奇才也。繼而慨嘆國難中求學,備歷艱辛,和平時代,勿忘國恥。
游老培桃育李,香飄天下。曾在武潭多校任教,語文、數學、理化、生物皆有所涉,根基深厚,知識面廣。暢敘往事,隱隱彰顯深厚之國學功底,令予景仰。予讀初中之時,先生授課為英語,未知雅愛文學。據游老所述,武潭某校邀請撰寫嵌名聯,即席而賦,對仗工整,不料另一先生認為以”解放”二字嵌名為聯,實屬不敬。游老不覺心驚,從此封筆,不復為詩賦之事。先生引以為自豪者,乃滋蘭九畹、樹蕙百畝也,此生無悔。時逾半紀,彈指瞬間,瑣細往事,娓娓道來,歷歷在目,開懷歡笑。
五卅中學董事長仇鰲先生、校長湯掬星先生
游老退休以來,飽經喪偶之痛,而堅韌不拔,坦然面對,身心健朗。晨起鍛煉,甘于粗茶淡飯,尤以研讀《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左傳》《文選》等古籍為樂。啟才搬出古籍,高有尺余,多為線裝,封面泛黃,不禁尋思:先生真能讀懂如此之多經典乎?啟才告予:“我學理科,于古籍不懂,而父親誦讀古籍,津津有味,不可理解。”試作探問,而老人侃侃而談,思維縝密,有問能答,表達清晰。從儒家“仁”“禮”二字之釋義,至老莊哲學之奧理,都有闡發,見解精準。先生推崇莊子胸懷豁達,言莊子“心齋”“坐忘”之說乃養生之秘訣也,予驚詫不已。游老告予曰:《文選》乃古代科舉必讀之書也。近讀唐詩,發現版本有別,列舉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與白居易“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等詩句為證,予倍感驚訝。予問游老:“為何耽愛古典”?游老告予:“古典養心,予甚愛之。當年初高中語文教材,經典內容頗多?!眴柤伴L壽之道,游老淡然一笑,自稱并無秘訣,愛讀經典、按時作息、心態平和而已。
五卅中學校訓、校歌
敬聆恩師之言,感觸良多,天賜高年,人生大幸。先生雅愛文化經典,與吾岳父相似,岳父莫友芝先生年屆九秩,好讀《黃帝內經》與唐詩,堅持種菜勞動,常以“久視傷肝,久坐傷腎”而教予。先生享此鶴壽乃福德所報,身體素質甚佳,兒女孝順,從文化經典中吸取營養,綜合原因所致也,方知中華文化可創造生命奇跡也。與游老合影留念,一再囑咐:“勿忘國恥,熱愛時代,報效國家。”聆聽教誨,感慨系之,銘記在心,臨別依依不舍。由衷祝福恩師安享喬松之壽、東海之福!謹以小詞二首《水調歌頭·乙巳仲夏省探百歲恩師》以記感慨:
桃江縣武潭鎮天灣村五卅中學舊址
仲夏儒仙謁,舊國沐朝暉。碧波流淌如練,戶牗鎖煙霏。百歲黌門槐影,數載青衿學子,把臂夢依稀。迎我輕盈履,笑語繞庭扉。
經風雨,忘榮辱,挺清姿。尚和養德神暢,天佑不須疑?;厥咨馁?,細敘蕙蘭馥郁,欣慰總揚眉。雙鬢銀光閃,歲月逝如飛。
五卅當年讀,烽火卷征衣。文公仇老山長,匯集盡名師。叔父徑公奇穎,政大英姿瀟灑,逸采照蘅薇。負笈艱難甚,國恥總銘思。
云煙散,榴花綻,仰風儀。粗茶淡飯,榮辱得失化蛛絲。敬問椿齡真諦,難述龜年奧秘,經典養幽姿。揖別松風閣,霞染碧江湄。
注:
“心齋”: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坐忘”: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之精神境界,語出《莊子.人間世》。
“黌(hóng)門”:古代指學校之門。槐影:槐樹之影,宋代象征隱逸之士。
“青衿”:原指青色交領之長衫,為隋唐學子之服,語見《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蕙蘭”:指代優秀學生,語出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font>
“椿齡”:高齡,化用《莊子.逍遙游》:“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之大椿樹壽命。
蔣力余寫于2025年7月18日
(作者系湘潭大學教授,民政部直管希望工程書畫專委會智庫專家顧問,榮寶齋沈鵬詩書研究會理事,沈鵬介居書院院聘藝術家、著名文化學者、詩書畫美評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