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屆全國勞務品牌形象代言人展示活動中,來自蘇州吳中區的香山工匠馮曉東作為江蘇省代表,將千年傳承的蘇作匠心推向全國。
得益于蘇州古城的水韻滋養,馮曉東秉持初心四十載光陰守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從瀕危絕學走向世界文化名片。 從1985年與蘇州古典園林建筑有限公司結緣,始終與香山幫不離不棄,成長為香山幫營造協會的領頭人。
在馮曉東的藍圖中,傳統技藝始終與時代同行。2005年,他創立“香山工坊”這一江南文化地標,將匠人作坊匯聚升華為國家級非遺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他主持編撰的《園蹤》等十余部專業著作,為古建技藝留下可溯的“基因圖譜”,其中《香山幫技藝圖釋》更成為行業教科書。如今,經他推動的香山幫職業培訓體系,已培養出30余位非遺傳承人和70多名高級技師,讓瀕危技藝重獲新生,引領香山幫匠人塑造“香山工匠”著名勞務品牌。
當數字浪潮襲來,他又一次成為科技融合的先行者。他主導建設的“數智香山幫”資料庫,將傳統構件轉化為數字資產;最新編撰的《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規范》,讓傳統技藝有了現代標準。從北美蘭蘇園到南非中國園,他帶領香山工匠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蘇州園林的印記,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東方智慧成為世界語言。
“中國民族建筑事業優秀人物”“江蘇省科技企業家”等榮譽,記錄著他守護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足跡。但對他來說,最珍貴的獎賞莫過于看見年輕匠人用二維碼學習榫卯技藝時眼里的光——那是一座跨越千年的橋梁,正通向未來。
蘇州市吳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馮儒生作為推薦官認為,馮曉東作為香山工匠勞務品牌的杰出代表,他用四十載光陰守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從瀕危絕學走向世界文化名片。作為香山幫營造協會的領頭人,他創立“香山工坊”古建文化產業基地,將匠人作坊升華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主持編撰《園蹤》等十余部專業著作,為古建技藝留下可溯的“基因圖譜”;推動香山幫職業培訓體系建設,培養出30余位非遺傳承人和70多名古建筑技師人才,讓瀕危技藝重獲新生;編撰《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規范》,讓傳統技藝有了現代標準。他帶領香山工匠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蘇州園林的印記,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東方智慧成為世界語言。
馮曉東先后獲得“蘇州市第四屆優秀建筑企業家”“中國民族建筑事業優秀人物”“江蘇省優秀企業家” “姑蘇文化創新創業人才”“江南十佳創意策劃師”“環境藝術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并在2013年入選“江蘇省科技企業家培育工程培育對象”。縱然收獲了無數榮譽,但對他來說最珍貴的獎賞莫過于看見年輕匠人用二維碼學習榫卯技藝時眼里的光——那是跨越千年的橋梁,正通向未來。他不僅是技藝傳承者,更是文化自信踐行者,是香山工匠勞務品牌形象代言人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