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大代表履職風采——江南時報融媒體采訪行動”在南通市海門區海門街道正式啟動。行動旨在深入報道人大代表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實踐,以鮮活的基層故事傳遞信心與愛心、溫暖與力量。
日前,“人大代表履職風采——江南時報融媒體采訪行動”在南通市海門區海門街道正式啟動。行動旨在深入報道人大代表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實踐,以鮮活的基層故事傳遞信心與愛心、溫暖與力量。[詳細]
走進海門街道解放西路社區濱河驛,一塊寫著“民生小事小黑板”的展板格外醒目。“井蓋破損已換新” “平臺漏水已修復” “綠化帶垃圾已清理” … …一行行粉筆字記錄著居民生活中已經解決的“急難愁盼” 。他立刻召集人大代表、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電梯施工方等召開議事會,邀請專家從《南通市市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實施辦法》等多角度介紹加裝電梯相關政策,現場解答疑問。“小巷總理”的履職故事,正是這樣一杯接著一杯,喝出了協商成果,浸潤了街巷溫情,泡進了百姓心田。[詳細]
在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海門區,有一位將科技創新融入農業血脈、以產業振興反哺鄉梓的企業家代表—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以下簡稱“京海集團” )董事長顧云飛。他不僅深耕家禽產業近40載,用執著書寫從傳統養殖到智慧農業的轉型傳奇,而且已連任4屆區人大代表,成為企業與群眾、產業與民生之間的“連心橋” 。履職為民,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江南時報記者張姣姣。[詳細]
三尺講臺,她以特級教師的匠心深耕育人沃土。一方校園,她以領航校長的擔當擎起強校之魂。為民代言,她以人大代表的赤誠躬身履職。楊惠娟,這位躬耕教壇28載的南通市海門區海師附小教育集團總校長,用“亦師亦友”的溫暖陪伴,將“微光”醞釀成“炬火” ,點亮海門的優質教育品牌。匠心點亮校園,同心聚力前行從校園圖紙到社區街巷,楊惠娟的身份在校長與人大代表間自如切換,不變的是那份為民履職的赤誠與實干。作為江蘇省鄉村小學數學教育帶頭人培育站、海門區“智慧數學”名師工作室的領航者,楊惠娟搭建起堅實的成長階梯。江南時報記者錢月明。[詳細]
端午佳節,海門智慧父母親子教育成長中心理事長劉海波與智慧父母“小海星守護計劃”項目組載著五彩絲線和香囊布料,來到南通市海門區悅來小學和初中。艾草的清香拂過教室,當一針一線細心縫合的香包“出爐”時,孩子們的眼睛瞬間被點亮。這場由南通市海門區民政局、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人民政府主辦,海門智慧父母親子教育成長中心承辦的“小海星守護計劃”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實景歷史劇場中觸摸文化脈絡。[詳細]
清晨,在南通市海門區濱江街道民生新村社區,總能看到一個步履穩健的身影穿梭于樓棟之間:他時而在小區廣場與居民拉家常,時而蹲在施工現場查看工程進度,時而組織黨員群眾商議社區事務… …他,就是海門區第十。十七、十八屆人大代表,濱江街道民生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袁永達。多年來,他扎根社區這片熱土,將“人大代表為人民”的誓言化作日復一日的行動,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民憂,成為居民心中最信賴的“當家人”和“代言人” 。他將履職答卷寫在社區的大街小巷,寫進每一位居民的心坎,讓“民生新村”這個樸素的名字,真正成為居民心中美好生活的幸福港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