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張長寧
鏡頭1:風云突變
? 時長:0:00-0:10
? 景別:全景
? 畫面:1927年夏,鉛灰色的烏云如巨大的鍋蓋,沉甸甸地壓在城市上空,仿佛要將大地碾碎。城市街頭一片混亂,反革命武裝分子瘋狂地迫害革命者。革命者們雖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鮮血汩汩地流淌,將街道染成了暗紅色,宛如一幅慘烈的畫卷。
? 臺詞:旁白:“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成果毀于一旦,白色恐怖如陰霾般籠罩全國。”
? 音樂/音效:緊張、混亂的環境音效,如打斗聲、呼喊聲、槍炮聲交織,低沉壓抑的背景音樂
? 拍攝地點:城市街頭
鏡頭2:起義籌備
? 時長:0:10-0:25
? 景別:中景/近景切換
? 畫面:南昌城內的軍營中,賀龍站在作戰地圖前,濃眉緊鎖,目光如炬,用手指著地圖,向將領們詳細闡述起義計劃。他時而握緊拳頭,時而有力地揮動手臂,展現出堅定的決心。鏡頭切換至朱德,他穿梭在士兵中間,親切地拍著士兵的肩膀,面帶微笑,鼓勵著大家。士兵們眼神中充滿信任和期待。
? 臺詞:賀龍:“弟兄們,這次起義是咱們革命的生死之戰,只許勝不許敗!咱們要用熱血為革命殺出一條血路!”朱德:“大家都打起精神來!為了咱們受苦的老百姓,為了咱們的未來,一起拼了!”
? 音樂/音效:低沉的商討聲,偶爾傳來士兵整齊的腳步聲,以及朱德鼓勵士兵時親切的聲音
? 拍攝地點:南昌軍營
鏡頭3:叛徒萌生
? 時長:0:25-0:40
? 景別:近景/閃回
? 畫面:7月31日傍晚,二十軍一師副營長趙福生獨自在營中踱步,面色陰沉如墨,眉頭緊緊擰在一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他時而抬頭望向陰沉沉的天空,時而低頭狠勁地吸煙、吐煙、踩滅煙蒂,再一次次劃火柴胡亂點煙……
? 臺詞:趙福生(內心獨白):“我因鬧餉被處罰難道就要選擇叛變而告密?可這局勢越來越亂,起義真的能成功嗎?萬一失敗了,我……我該怎么辦?”
? 音樂/音效:沉悶的腳步聲,微風吹動旗幟發出的獵獵聲,閃回畫面中的一些微弱的嘆息聲和爭吵聲
? 拍攝地點:二十軍一師營地
鏡頭4:背叛行徑
? 時長:0:40-1:00
? 景別:跟拍/中景
? 畫面: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布,沉甸甸地壓下來。趙福生偷偷溜出營地,像一只受驚的老鼠,左顧右盼,腳步匆匆。他身影隱入南昌城狹窄幽深的小巷,月光被高墻切割得支離破碎,灑在他緊張的臉上。他閃進滇軍朱培德部駐地,在陰暗的房間里,他弓著腰,壓低聲音,神色慌張地向朱培德的親信將起義機密和盤托出。
? 臺詞:趙福生(低聲急切,聲音微微顫抖):“起義定在8月1日凌晨4時,地點就在……”親信(嘴角上揚,露出一絲得意):“好,你做得對,好處自然少不了你的。”
? 音樂/音效:急促的腳步聲在小巷中回響,房間里低語聲,偶爾傳來遠處的犬吠聲
? 拍攝地點:南昌小巷、滇軍朱培德部駐地
鏡頭5:敵軍戒備
? 時長:1:00-1:15
? 景別:中景/全景切換
? 畫面:朱培德指揮部內,燈光昏黃搖曳。親信匆匆走進,在朱培德耳邊低語幾句。朱培德原本悠閑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著震顫。鏡頭切換至國民黨守軍營地,警報聲驟然響起,士兵們從營帳中魚貫而出,迅速奔向各自崗位,神色緊張。他們匆忙地加固防線,將機關槍架設在重要位置,黑洞洞的槍口對準前方。
? 臺詞:朱培德(怒目圓睜,大聲咆哮):“快,加強防御,通知各部隊戒備!絕不能讓共黨得逞!”士兵們(齊聲高呼):“是!”
? 音樂/音效:拍桌子聲,軍官嚴厲的下令聲,警報聲,士兵們整齊的跑步聲,武器裝備的碰撞聲
? 拍攝地點:朱培德指揮部、滇軍營地
鏡頭:朱培德的謀劃(強化反派刻畫)
? 時長:0:20-0:35(插入在鏡頭5敵軍戒備后)
? 景別:中景
? 畫面:朱培德在指揮部內,對著地圖,與其他將領商討應對策略。他手指在地圖上比劃,分析起義軍可能的進攻路線和弱點,臉上露出老謀深算的表情。
? 臺詞:朱培德(指著地圖):“共黨若起義,likely會從這幾個方向進攻。我們在這里設下重兵,再以小股部隊誘敵深入,等他們進入包圍圈,就來個甕中捉鱉。”將領A:“司令英明,如此定能將共黨一舉殲滅。”朱培德(冷笑一聲):“哼,他們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起義,簡直是白日做夢。”
? 音樂/音效:低沉的商討聲,偶爾紙張翻動聲
? 拍攝地點:朱培德指揮部
鏡頭6:察覺叛徒
? 時長:1:15-1:30
? 景別:近景/中景
? 畫面:起義軍營地,執勤士兵A和士兵B正在巡邏,突然發現趙福生的營帳無人,兩人對視一眼,面露疑惑。這時,士兵B不經意間望向營地外,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指著遠處,結結巴巴地說。士兵A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也是一驚,兩人立刻向營地跑去。
? 臺詞:士兵A:“不好,趙副營長不見了!這是時候他們不該擅自離營的。”士兵B(驚慌失措):“我……我剛看到他鉆進滇軍兵營了!”士兵A:“快走,趕緊上報!”
? 音樂/音效:驚訝的呼喊聲,匆忙的跑步聲,夜晚營地周圍輕微的蟲鳴聲
? 拍攝地點:起義軍營地、營地外街道
鏡頭7:緊急會議-第一次起伏
? 時長:1:30-1:50
? 景別:中景
? 畫面:前敵委員會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色都異常嚴肅。賀龍猛地站起身,雙手撐在桌上,身體前傾,大聲說道。葉挺眉頭緊皺,眼神堅定,緊接著發言。這時,一位委員提出反對意見,雙方展開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提前起義風險太大,部隊準備不足,很可能會全軍覆沒;而賀龍等人則強調形勢危急,必須背水一戰。
? 臺詞:賀龍(神情嚴肅,聲音洪亮):“情況危急,必須改變計劃,否則兄弟們都得白白送死!”葉挺(用力拍了下桌子):“提前起義雖冒險,但此時我們已別無選擇,只能背水一戰!”委員(憂心忡忡):“提前起義風險太大了,部隊準備不足,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啊!”劉伯承此時也揮舞著拳頭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眾人各抒己見,爭論聲此起彼伏。這時,接到報告的前敵委員會書記周公思考后認為,為避免敵軍準備,果斷決定將起義提前至凌晨兩點,利用敵人誤判原定時間的兩個小時窗口發動突襲。
? 音樂/音效:嚴肅的討論聲,激烈的爭論聲,偶爾傳來椅子挪動的聲音
? 拍攝地點:前敵委員會會議室
鏡頭8:下達命令
? 時長:1:50-2:05
? 景別:近景/全景
? 畫面:前敵委員會做出決定后,傳令兵如離弦之箭般沖出門外,朝著各個營地飛奔而去。起義軍戰士們接到命令后,迅速而有序地行動起來。他們有的熟練地檢查槍支彈藥,有的相互整理裝備,低聲交流作戰計劃,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無畏。
? 臺詞:傳令兵(大聲呼喊):“起義時間提前兩小時,8月1日凌晨2時發動!”戰士們(齊聲高呼):“明白!”
? 音樂/音效:傳令兵急促的跑步聲,戰士們整齊有力的回應聲,裝備檢查時發出的各種聲音
? 拍攝地點:前敵委員會會議室、起義軍各營地
鏡頭9:起義爆發-第一次高潮
? 時長:2:05-2:25
? 景別:全景/中景/近景切換
? 畫面:8月1日凌晨2時,寂靜的夜空被一聲清脆的槍響劃破。賀龍騎在高頭大馬上,手持駁殼槍,一馬當先,率領第二十軍如猛虎下山般直撲敵軍指揮機關和第九軍七十九團。他面色堅毅,大聲呼喊。戰士們吶喊著,如潮水般沖向敵人,子彈在夜空中呼嘯而過。有的戰士借著夜色的掩護,貼著墻壁,小心翼翼地接近敵軍,待靠近后,突然躍起,端起刺刀刺向敵人;有的戰士組成戰斗小隊,相互配合,交替沖鋒,一個戰士射擊掩護,另一個戰士迅速向前躍進。此時,畫面穿插戰士們相互鼓勵的場景,如戰士C對受傷的戰士D說:“堅持住,我們一定能贏!”
? 臺詞:賀龍(揮舞著手中的槍,大聲怒吼):“弟兄們,沖啊!為革命拼了!讓敵人知道咱們的厲害!”戰士A(熱血沸騰):“殺!”戰士B(緊跟其后):“跟我上!”戰士C:“堅持住,我們一定能贏!”戰士D:“好!一起沖!”
? 音樂/音效:激烈的槍聲,戰士們的吶喊聲,沖鋒的腳步聲,馬蹄聲
? 拍攝地點:戰場
鏡頭10:全面激戰
? 時長:2:25-2:45
? 景別:全景/中景
? 畫面:葉挺帶領第十一軍二十四師也向其余敵軍發起猛攻。戰場上,槍炮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火光沖天,刺鼻的硝煙味彌漫在空中,建筑物在炮火中搖搖欲墜。起義軍憑借靈活戰術,利用南昌城復雜的地形與敵人周旋。他們穿梭在狹窄的街巷中,利用房屋的拐角和窗戶,從側翼、后方突襲敵軍。敵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但仍負隅頑抗,集中火力進行反擊,起義軍戰士們不斷有人倒下,但其他人毫不退縮,繼續奮勇向前。戰士E為了救戰士F,撲向敵人的子彈,壯烈犧牲,戰士F悲痛欲絕,但依然高喊著為戰友報仇,繼續戰斗。
? 臺詞:葉挺(手持望遠鏡,大聲指揮):“弟兄們,別給敵人喘息機會!利用好地形,狠狠打擊敵人!”戰士們(齊聲高呼):“沖啊!”戰士F(悲痛地喊):“兄弟,我會為你報仇的!”
? 音樂/音效: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喊殺聲,武器碰撞聲,敵人的慘叫聲
? 拍攝地點:南昌街巷戰場
鏡頭11:陷入困境-第二次起伏
? 時長:2:45-3:05
? 景別:全景/中景
? 畫面:國民黨守軍逐漸穩住陣腳,憑借優勢火力對起義軍進行瘋狂反撲。起義軍面臨巨大壓力,傷亡不斷增加,進攻受阻。賀龍看著戰士們不斷倒下,眉頭緊鎖,心急如焚。葉挺在槍林彈雨中,依然堅定地指揮戰斗,鼓勵戰士們堅持。
? 臺詞:賀龍:“弟兄們,頂住!我們不能放棄!”葉挺:“大家穩住,我們一定能突破敵人防線!”
? 音樂/音效:激烈的槍炮聲,戰士們的呼喊聲,受傷戰士的呻吟聲
? 拍攝地點:戰場
鏡頭12:戰術調整-反轉
? 時長:3:05-3:20
? 景別:近景/中景
? 畫面:朱德迅速觀察戰場形勢,想出新的戰術。他找到賀龍和葉挺,快速闡述自己的想法,三人迅速制定新的作戰計劃。然后,賀龍、葉挺分別帶領部隊,按照新戰術行動。
? 臺詞:朱德:“賀老總、葉師長,我們可以這樣……從側面迂回包抄,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賀龍:“好,就這么辦!”葉挺:“行動!”
? 音樂/音效:槍炮聲中夾雜著簡短有力的交流聲
? 拍攝地點:戰場臨時指揮點
鏡頭13:絕地反擊-第二次高潮
? 時長:3:20-3:35
? 景別:全景/中景/近景切換
? 畫面:起義軍按照新戰術,從側面迂回包抄敵軍。戰士們勇猛無比,喊殺聲震天。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大亂,防線逐漸崩潰。起義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賀龍、葉挺身先士卒,帶領戰士們沖向敵人。
? 臺詞:賀龍:“弟兄們,沖啊!勝利就在前方!”葉挺:“為犧牲的兄弟們報仇,殺!”戰士們:“殺!殺!殺!”
? 音樂/音效:激昂的槍炮聲,戰士們振奮的喊殺聲
? 拍攝地點:戰場
鏡頭14:艱難取勝
? 時長:3:35-3:50
? 景別:全景/中景
? 畫面:經過激烈戰斗,起義軍成功肅清守敵3000余人,繳獲槍支5000余支。南昌城的城樓上,起義軍的旗幟緩緩升起,迎著晨曦獵獵飄揚。賀龍站在城樓上,望著勝利的旗幟,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戰士們歡呼雀躍,相互擁抱慶祝勝利。
? 臺詞:賀龍(振臂高呼):“我們贏了!”戰士們(歡呼雀躍):“勝利了!勝利了!”
? 音樂/音效:歡呼聲,槍炮聲逐漸減弱,激昂的音樂漸強
? 拍攝地點:南昌城
鏡頭15:叛徒伏法
? 時長:3:50-4:05
? 景別:近景
? 畫面:戰斗結束,在俘虜中,趙福生低著頭,縮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滿恐懼。賀龍看到他,眼神瞬間變得冰冷,大步走到他面前。
? 臺詞:賀龍(怒目而視,咬牙切齒):“叛徒,死有余辜!”隨著一聲槍響,趙福生應聲倒地。
? 音樂/音效:一聲槍響,周圍士兵們憤怒的低語聲
? 拍攝地點:俘虜集中地
鏡頭16:破曉希望
? 時長:4:05-4:20
? 景別:全景
? 畫面:南昌城沐浴在曙光中,金色的陽光灑在城樓上,起義軍戰士們整齊地站在城樓上,望著飄揚的旗幟,眼神中充滿自豪和希望。幾個戰士圍坐在一起,談論著起義成功后對未來新中國的憧憬。
? 臺詞:戰士G:“等新中國成立了,咱們的老百姓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戰士H:“是啊,為了這個,一切都值了!”
? 音樂/音效:輕柔的風聲,戰士們的輕聲交談聲,激昂音樂余韻
? 拍攝地點:南昌城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