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策引領下,普惠金融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金融服務可得性顯著提升。但仍面臨著挑戰:
1.資源錯配顯著。在區域分布上,東部沿海地區金融服務點密集,而西部農村地區服務點稀疏,難以滿足深度服務需求。在客戶分層上,優質小微客戶成為多家銀行爭奪的焦點。而農戶、新業態從業者等群體因缺乏標準化征信數據,信用貸款獲取難度大。數字鴻溝也導致老年群體線上服務使用受限。
2.產品供給同質。信貸端,抵押擔保類產品占比高,針對農業經營周期特點設計的特色產品占比低;保險端,政策性農業保險雖有一定覆蓋,但保障范圍集中于傳統作物,對設施農業、養殖業的保障不足。
3.數字化服務技術適配性不足。偏遠地區網絡基礎設施薄弱,適老化改造的金融APP使用效果不佳。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策略建議:
1.優化資源配置。一是要構建差異化監管引導機制,對縣域法人機構實施定向支持政策,設立普惠金融專項再貸款額度,引導資金向西部縣域傾斜。二是要搭建數字普惠服務平臺,運用先進技術評估農業資產價值,開發適老金融工具,降低偏遠地區服務觸達成本。
2.創新產品體系。一是要推行產品精準化設計,開發貼合農業生產、企業經營特點的場景化信貸產品,擴大特色保險產品覆蓋范圍,提高非傳統抵押品貸款占比。二是要實施科技適配性改造。聯合相關部門推進縣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網絡教育培訓,提升老年群體線上服務使用能力。
3.完善協同機制。一是要建立分層服務體系,明確各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服務定位,精準實現客戶分層服務。二是要健全內部激勵機制,細化盡職免責負面清單,將普惠金融業務納入績效考核中去,提升基層銀行服務積極性。
曹新元(作者單位:農行南京建鄴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