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作為海洋大省,擁有3.7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和954公里的海岸線,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因此,發展海洋科技企業,無疑是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近年來,海洋科技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展現出強勁的動力。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啟動金融“螺旋槳”,與海洋科技企業一同“乘風破浪”。
船企聯盟劈出遠洋之“路”
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船舶海工產業的貢獻。海洋資源開發向深遠海拓展,智能化、綠色化船舶與海工裝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資金的需求也隨之擴大,船企的發展將面臨更加迫切的融資挑戰。
今年4月,江蘇某船企與比利時船東簽訂造船協議,訂造一艘海底巖石安裝船。根據合同約定需開立預付款保函、履約保函,船東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收到保函,否則將會產生大額違約金。但企業從今年4月初訂單確定到保函開立,僅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同時,此次涉及未合作過的新船東,保函金額高,且保函需船東認可的銀行轉開,這無疑增加了項目的復雜性和難度。時間緊,任務重,該企業忙得焦頭爛額。
建行南通分行獲悉該企業的需求后,迅速響應,組建專項團隊深入調研項目簽約背景、客戶經營狀況、履約能力等,并充分運用船舶行業研究成果,通過“融資+融智”的模式,落實綜合金融解決方案。除此之外,該行充分考慮到保函總需求金額大、單個銀行無法滿足,因此組建外部銀團方案提供服務。作為牽頭行,建行南通分行統籌全局,克服了保函開立時限緊迫、銀團協議敲定難以及與船東、轉開行存在時差等溝通障礙,同時,實行“節點到責任人、時效到小時”的閉環管理,通過環環相扣的“接力賽跑”,確保項目高效落地。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銀團保函順利合攏,并提前轉開給船東。
在建行南通分行的支持下,江蘇的海工企業贏得了船東的高度信任,為后續承接新訂單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如此,這次合作也打通了建行與該船企的合作。近日,該行牽頭的2.08億美元銀團保函成功開出,有效助力該船企由中型躋身行業頭部,順利拓展海外市場,也充分體現了建行適配海洋經濟項目需求,在整合金融資源、提供銀團等綜合金融服務方面有了更強的能力。
“智造”鍛造深海之“鎖”
陪伴企業不斷突破成長,建行泰州靖江支行見證了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星錨鏈”)從一家村辦工廠成長為全球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
四十余年前,剛剛成立的亞星錨鏈穩扎穩打,憑借扎實的工藝和穩定的質量在國內船舶配套領域嶄露頭角。隨著規模擴張,充足的資金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保障。建行靖江支行敏銳了解到企業需求,主動為其開立結算賬戶并提供代發工資服務,奠定了合作基礎。
在積極發展國內市場的同時,亞星錨鏈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該企業通過技術革新打破國際壟斷,業務不斷拓展,其產品逐漸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建行靖江支行靠前服務,進行授信“階梯式”擴容——2006年,該支行為企業提供4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助力其完成產能爬坡。在金融“活水”的持續滋養下,亞星錨鏈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并于2010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企業上市后,將2.1億元募集資金長期存放于該支行,既體現了對建行服務的認可,也開啟了銀企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亞星錨鏈的產業版圖并未止步于傳統船用錨鏈領域。企業一直積極轉型,不局限于單一傳統應用場景,而是用技術推動產品進步,拓寬產品使用場景,探索多樣化、高級化的領域。建行靖江支行緊跟企業戰略轉型步伐,通過定期高層走訪、專項調研等方式動態調整金融服務,以滿足其不同階段的經營需求。
2024年,在全球海運市場復蘇、船舶更新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建行靖江支行根據企業訂單增長帶來的融資需求,快速啟動授信申報流程,將資金“滴灌”直達企業。10月,該支行成功批復4億元綜合授信額度,并于2025年上半年投放5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專項用于原材料采購,為企業搶占市場先機提供關鍵支持。
在建行的全力支持下,亞星錨鏈隨時代變遷持續升級轉型:通過技術革新生產出國產系泊鏈,打破國際壟斷,彰顯中國技術自信,為產業鏈協同創新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亞星錨鏈亦積極向海洋工程裝備、深海系泊系統等高端領域延伸,產品廣泛應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臺、煤礦等場景,持續展現向“深藍”進軍的雄心。
當政策東風、科技浪潮與金融“涌浪”交匯,江蘇海工產業正從“近?!瘪傁颉吧钏{”,建行江蘇省分行也在這場助推“深藍”更“深”的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