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大省挑大梁,成為江蘇的新使命。挑大梁的首要著力點,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提出的2025年八大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以產業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金融作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支持。紫金農商銀行主動響應地方使命,著力構建科技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體系,精準賦能科技金融發展,用情用力書寫科技金融大文章。
戰略引領,機制護航,著力構建科技金融組織體系
紫金農商銀行堅持從戰略高度著手,持續強化科技金融的組織推進,為科技企業發展賦能,為科創產業升級蓄力。
在戰略規劃上,該行制定科創金融發展三年戰略規劃,發布信貸政策指引,明確將科技企業列為優先支持對象,對科技企業單列信貸計劃,實行專項考核,引導行內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聚焦。在組織架構上,構建“1+13+N”總分聯動機制,形成總行科創金融中心統籌、13家區域支行協同、全行公司客戶經理參與的立體化服務網絡。在運營機制上,獨創“專營機構、專職團隊、專注科技,單獨建賬管理、單獨績效考核、單獨風險容忍、單獨客戶準入、單獨授信審批”的“三專五單獨”模式,在充分考慮科技企業獨特需求和風險特性的基礎上提升審批效率。憑借在綜合服務和團隊建設等方面的良好表現,該行在2024年度南京市“金融惠民助企(科創金融)”勞動競賽中榮獲制度創新類一等獎和組織創新類三等獎。
創新驅動,量體裁衣,著力構建科技金融產品體系
紫金農商銀行緊跟科技金融發展趨勢,主動回應客戶需求,聚焦“科技之樹”全生命周期,以產品力解融資之“渴”。
“這筆錢到賬后,我們就可以順利推進新研發的鋅溴液流儲能電池投產了!”恒安儲能科技總經理段惠元指著新設備感慨道。
當恒安儲能科技攻克鋅溴液流儲能電池關鍵技術時,卻陷入了典型科技企業融資困境:實驗線單月材料消耗成本高,投產后資金回籠周期長。“我們被卡在實驗室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面對訂貨商拋出的橄欖枝,段惠元翻著賬本犯愁,“生產線設備不足,產能上不來,若錯過訂單窗口期,技術優勢無法凸顯。”
轉機來自紫金農商銀行推出的科創類專項貸款。“我們發現,恒安儲能科技前期產品研發投入大,核心技術優勢明顯,若采用完全依靠企業財務狀況的傳統信貸評估模式,不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紫金農商銀行城鎮支行負責人說道。為突破傳統信貸模式限制,該行上下聯動,經過多次交流溝通,融資方案最終確定,1000萬元貸款資金如甘霖注入,一解燃眉之急。“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段惠元說,“讓我們順利擺脫了量產困局。”
“對于科技型小微企業,相對于抵押物價值,我們更看重企業的核心技術價值;相對于短期利潤,我們更看重市場盈利能力。”該行工作人員道出內核。
針對各生命周期的科技企業特點和需求,在產品服務端,紫金農商銀行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使科技型企業融資之路“看得見,走得順”。對于初創期企業,重點提供創業類貸款及資金結算、工資代發、短期理財等服務;對于成長期企業,針對其輕資產、資金需求量大等特點,推廣“蘇知貸”“蘇科貸”“專精特新貸”等政銀合作類產品,同時加大自主產品研發力度,創新推出“寧質小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貸款產品,打造線上化產品“紫信貸”;對于成熟期企業,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紫金鏈e融”,重點滿足其產業鏈整合、市場擴張需求,同時打造異業聯盟,對接券商、基金等第三方合作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上市輔導。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700家,投放科技型企業貸款超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億元。
精準走訪,資源整合,著力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紫金農商銀行聚焦科技金融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積極提供全方位、多渠道、高質量的科技金融服務。
該行發揚農信人“背包精神”,用腳步丈量科創熱土。先后與雨花軟件谷科創城、東大科技園、興智科技園等多個產業園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制定批量授信服務方案。為提升園區走訪實效,該行依托金融科技力量,將各類走訪名單嵌入線上平臺,精準分配到機構、到人,客戶經理可快速了解自己待走訪的目標客戶。同時,平臺支持OCR自動識別客戶基礎信息,大幅減少了手工錄入工作,極大提升了走訪效率。今年以來,該行已累計走訪、回訪各類科技企業2.7萬戶。
讓“技術流”和“資金流”協同共振,需要強化信息共享和資源互通。為實現科技和金融的“雙向奔赴”,在市科技局牽頭下,科創金融服務驛站應運而生。紫金農商銀行積極與各區科技局溝通對接,目前已與南京市6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達成合作。該行安排客戶經理日常駐點服務,每半個月舉辦一次銀企專場對接日活動,有效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今年,該行還計劃與南京市其他12家科技金融服務驛站達成合作,從而構建起一張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科創金融服務網絡。
“這筆貸款真是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南京市千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一掃臉上的愁云,難掩興奮之情,“有了這筆資金,訂單可以按時交付了。”該公司受限于輕資產運作模式,傳統抵質押融資路徑受阻,一度陷入“有訂單、缺資金”的困境。紫金農商銀行作為首批入駐江北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的金融機構,在該中心的撮合下,成功與千途供應鏈達成500萬元信用貸款合作。這是江北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成立以來的首筆撮合成交業務,也是該行創新服務模式,打通科技金融“最后一公里”的生動寫照。
未來,紫金農商銀行將把做優做強科技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在強化科技金融政策框架、研發切合科技企業需要的專屬產品、提供多元充沛的“耐心資本”支撐上持續發力,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注入“源頭活水”。
(馮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