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夏,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已然進入到戰略反攻階段。當時,我軍為了掃清障礙,打通蘇南、皖南根據地之間的交通,由新四軍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領指揮的所屬三個支隊,以及蘇浙軍區第一軍分區等各地方武裝,在當時溧高、宣當一帶長達30多公里的戰線上向侵華日軍、偽軍發起戰略反攻作戰,史稱“東壩戰役”。
8月7日,參戰部隊在溧高縣安興區(今高淳區椏溪街道)的一個小山頭上召開誓師大會,部署戰斗任務:一支隊攻擊社渚、梅渚(當時均屬溧高縣)之敵;二支隊與第一軍分區、溧高地方武裝協同圍殲東壩、漕塘、固城、下壩、定埠、漆橋、游子山之敵;三支隊在宣當武裝配合下,攻擊貍頭橋(貍橋),慈溪、塔山之敵??v隊司令王必成作了戰前動員。隨后,各部隊迅速進行戰前準備,并按要求于9日晚進入各自陣地,以確保當夜23時同時發起總攻。
首戰東壩
東壩,地處南京市高淳區東南部,水陸交通方便,戰略位置重要。因此,抗戰時期,東壩不僅成了蘇南與皖南抗日根據地之間的重要通道,侵華日軍、偽軍也派重兵駐守。
1945年8月9日晚,二支隊在支隊長吳泳湘指揮下,分三路迂回到東壩附近的京建公路(南京到安徽郎溪)兩側,在漕塘、三隴等處包圍東壩之敵。一路攻擊鎮北降福殿之敵,攻克敵碉堡3座,全殲偽高淳縣保安中隊傅道標部及偽軍一個連;一路攻擊駐鎮南濮陽公祠等處侵華日軍、偽軍,由于該處碉堡四周筑有圍墻,四角設有子堡,近一個營的侵華日軍、偽軍憑借工事負隅頑抗,當晚未能攻下。10日深夜,二支隊改變了戰術,以一營一部正面佯攻吸引火力,二營從側面集中火力強攻,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終于全殲守敵。
這場戰斗。共斃敵12人,俘偽營長曹正華等240多人。同時,三營亦攻下固城、漕塘等偽據點,各殲敵一個連。
再戰定埠
定埠位于東壩東面,是胥河沿岸的重要商埠。8月9日夜,溧高縣強埠區大隊、各鄉中隊及民兵在區長兼區大隊長范征夫指揮下,攻克偽自衛團和偽區公所后,隨即包圍了駐守碉堡及周圍的偽軍兩個連,通過政治攻勢,勸其投降,但偽軍依仗堅固工事,拒不投降。
10日,經多次攻擊,仍未攻克。隨后,在東壩戰斗中剛取勝的二支隊一部,攜一門迫擊炮和數挺重機槍支援地方武裝。
11日晨,炮手瞄準敵碉堡連發兩彈,均中目標,偽軍被炸得驚慌失措,火力頓減。攻擊部隊乘勢而上,很快,敵人便掛白旗投降。
激戰貍橋
貍橋鎮位于東壩西南、固城湖正南,是宣當抗日根據地中心,該鎮及周圍各村均駐有侵華日軍、偽軍。三支隊部署由一營主攻貍橋,二營攻擊更樓巷、韋村,三營一個連攻慈溪,余部警戒水陽江方向的援敵,宣當總隊人員分別編入各部協同作戰。
9日夜23時,一營營長率一連迅速掃清障礙,直插貍橋街心,攻克徐家祠堂,殲滅偽軍一個排。接著包圍臭水塘的碉堡,在炮火掩護下猛攻,守敵全部繳械。同時,該營一部占據油榨頭敵堡附近民房,猛攻未克。
數次強攻未果后,受傷的連長登上云梯,將集束手榴彈塞進敵堡,與敵人同歸于盡,壯烈犧牲。戰士們乘勢而上,沖入敵堡,俘敵70余人。
至此,一營攻占貍橋,除偽軍一個團部外,其余敵人皆被俘或被擊斃。隨后,一營又分數路包圍云山、塔山之敵,搶占有利地形,切斷敵與外界聯系。
10日中午,向云山發起攻擊,守敵投降。而塔山之敵據險頑抗,激戰一個多小時后,全部被殲。二營營長率兩個連攻打更樓巷偽軍。此時,偽軍一個營從水陽趕來增援。三支隊預備隊全力阻擊,將其擊退。隨即向更樓巷進攻,大獲全勝。郎溪之敵亦被三營殲滅。為防止水陽侵華日軍、偽軍再次增援,部隊拆除了貍橋和水陽之間的唯一通道——路橋,并在白馬一帶的山上設伏。水陽之敵果然再犯,途中得知更樓巷、貍橋已被攻克,路橋又毀,便匆忙縮回。
當夜22時,三支隊和宣當自衛隊全部開至貍橋附近,對偽軍團部發起總攻。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除偽團長潛逃外,1000余敵全部被殲。此次戰斗繳獲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42挺、長短槍1200余支。
東壩戰役,新四軍共攻克侵華日軍、偽軍大小據點24處,其中主要據點13處,摧毀敵堡50多座,殲敵1800多人,繳獲迫擊炮8門、重機槍12挺、輕機槍48挺、步槍1000余支和大批物資。至此,溧高、宣當、郎廣三塊根據地得以相連,解放區得以進一步擴大,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帶來曙光。
(本文參考資料:《新四軍老戰士肖皋同志戎馬生涯——高樹清風》)
來源:方志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