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盛夏,巧擇閑余,約幾位鄉友,乘綠皮普列,選東極邊陲,中俄之交,開展一次慢節奏、自由行、說走就走、別具意韻的避暑休憩旅行。
沭陽火車站搭乘特快列車,食、宿、行皆在火車上,日夜兼程,一路觀光,直抵哈爾濱。二十多年后再次游覽哈爾濱幾處代表性景觀:一百多年前俄羅斯人建造的圣.索菲亞教堂和松花江上橫跨歐亞的中東鐵路大鐵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鄭緒嵐一首極火歌曲《太陽島上》催生的AAAAA景區太陽島。
再搭夜班列車行駛一千余公里,到達中國地圖雞冠處--東極撫遠(佳木斯市所轄縣級市),游覽黑瞎子島。黑瞎子島系2008年中俄兩國勘界,由前蘇聯因中東鐵路事件強行侵占,又重新歸還中國黑瞎子島西側一半的領土。這里是中國的最東端,每天太陽初升最早照耀的地方。旅友們乘車神游曠野遼闊、原始生態的島上風光,主要景點則徒步觀賞,野熊園神秘刺激,成群的野生黑熊既生猛野性,又憨態可掬,秀出各種姿態向游客討食。東極寶塔雄偉矗立,塔內陳列國內外名塔模型,外壁四周滿布歷史群雕,寶塔前后置有巨鼎、神龜、麒麟等雕塑,以示威嚴莊重,安泰吉祥。登頂寶塔俯瞰遠眺,中俄界水黑龍江洶涌澎湃,從塔旁奔騰流逝,對岸俄羅斯遠東邊疆區首府哈巴羅夫斯克(中文原名伯力)已近在眼底。原俄羅斯軍營北代島哨所遺址,破舊不堪,字跡斑駁,似在傾訴黑瞎子島曾經的滄桑與屈辱。島上的濕地公園倒是棧橋曲幽,游人如織,荷綠花艷,靈氣四溢。東極廣場,一個巨型篆體、頂著太陽模型的“東”字雕塑,高聳入云,傲矗于廣場中央,前頭一面五星紅旗高升在旗桿之巔,迎風飄揚,標志此處乃中國的最東端,游客們爭先恐后手扶國界碑打卡拍照留影,體驗著身臨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沐浴第一縷陽光的感受。旅友們乘車從撫遠市區往返黑瞎子島,賞沿途白樺林密布挺拔,綿延幽深,觀黑龍江、烏蘇里江的奔流不息,源遠流長,盡覽東極廣袤無垠的秀麗風光。
凌晨,沐浴著東極第一縷朝霞,分別在中俄邊境撫遠和哈巴羅夫斯克口岸,辦完通關過境,乘游輪沿中俄界水黑龍江、烏蘇里交匯航道,來到俄羅斯遠東邊疆區首府及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逗留兩天一宿,游覽哈巴景點,領略俄國異域風情。
首先登上哈巴羅夫斯克最高點瞭望臺,俯瞰壯觀的黑龍江(俄羅斯稱之為阿穆爾河)與烏蘇里江交匯江面的遼闊全景。瞭望臺旁邊便是引人注目的清朝遺留下來的古炮臺,十數臺古制大炮上揚著炮口,象是在怒吼,傾訴被異國占領的屈辱與辛酸。信步青年廣場,觀看前蘇聯奪取沙俄政權的國內戰爭紀念碑和圣母升天藍頂大教堂,了解東正教文化。來到列寧廣場,我們心懷崇敬,與巍然屹立的列寧塑像合影留念,與成群的和平鴿親密接觸,在市政大樓前觀光抓拍。參觀哈巴火車站,這是遠東的交通樞紐,俄式建筑,風格古樸,但其規模很袖珍,旅客也了了無幾,似乎與其地位、功能不相匹配。次日游覽光榮廣場,參觀俄羅斯第三大東正教教堂-金頂大教堂及其對面的二戰勝利紀念碑,黑色的碑石雕刻著烈士的名字,碑石中央設置常年不熄的圣火,這是光榮廣場的一大特征,也是俄羅斯民族崇尚英雄的典型標志。大家最后觀賞繁華的商業街和最大的自選超市,興致勃勃地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各種充滿俄式風格食品、飾品、玩具等商品。
游覽哈巴羅夫斯克,飽享眼福的背后,隱藏著深沉的心結。這片已經俄化了的土地,包括遠東其它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原本都是中國的領土。17世紀沙俄殖民軍頭目哈巴羅夫帶領殖民軍,入侵強占中國黑龍江流域領土,因侵華強占中國領土“功績”卓著,被沙皇崇為英雄,冊封為貴族,并用其名字命名原中國的伯力為哈巴羅夫斯克。從17世紀到民國期間,因清朝及民國政府腐敗軟弱,沙俄帝國及前蘇聯,依靠武力入侵或威懾,強迫中國政府先后簽定喪權辱國的《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伊犁條約》及《雅爾塔協定》等不平等條約,割讓、侵占、吞并中國(包括慫恿策動外蒙古分裂獨立)達588萬平方公里土地和60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使中國的領土疆域和尊嚴遭受了極大的損害。弱國無外交,弱國無完疆。守土保疆,匹夫有責,凡中華兒女,務必銘記歷史,致力振興中華,力爭盡早收復失土。登上回程的游輪,回望眼前這座即將離開的城市,心里不停的默念: 伯力,期盼你早日回家。
走進同江(佳木斯所轄的縣級市)三江口景區,老遠的就被寬廣遼闊的江面奇妙景象所振驚。這里是黑龍江、松花江兩江交匯,并與烏蘇里江三江并流之特別所在,近岸的松花江水體富含泥沙,江面一片蠟黃;稍遠與松花江無縫相接的黑龍江卻是一派墨綠顏色,我們正為之驚嘆不已,身旁不相識的游客(或是當地居民)主動搭訕說:“你們再往對面的遠處看,與黑水相接的白色水面,那就是烏蘇里江”,我們隨即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隱約可見的果然是一片銀白色的江面,緊挨著墨綠江水向深遠處延伸。奇了,同處一個江面,卻是黃、黑、白三種顏色無縫銜接,涇渭分明,其相交處如同刀切一般,形成一條直線伸向遠方,把不同顏色的江水區隔開來。此前我們只曉得渤海灣黃河入海口,黃河水與蔚藍的海水黃、藍二色合而不融的奇觀,不想在三江口又與黃、黑、白三色江面奇觀不期而遇。
三江口是中俄的交界地標,江對面就是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猶太自治州的轄地,江這邊便是同江三江口沿江旅游風景區,中俄第244號雙語界碑,豁然立于江岸邊,登上風情廊橋,可以凌空觀測三色江水分界線,巨大的三江口景石、大禹治水群雕,分布于江岸上,俄羅斯兵營遺址記錄著中俄邊境的歷史變遷,赫哲族文化博物館展示著邊疆民族生產生活和文化歷史的衍化發展。三江口景區最壯觀的地標,當屬三江口起點廣場及其高聳參天的同三高速公路零公里標志塔,標志著中國最長的同江至三亞高速公路(大概也暗示東北地標并分界中俄的”三江”),從此起點,駛向遠方,縱貫祖國南北,源遠流長。
考察北大荒是我們此旅的重要內容。東極暑旅的尾聲,我們再次身披東極第一縷晨曦,乘凌晨首班列車,走進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開開眼界,什么叫現代化大農業。接站汽車直接駛入農場大樓前農業實用機械陳列廣場,各種無人操作的大型農田耕作、施肥、收割機械,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施藥無人機,遍布廣場,琳瑯滿目;萬畝農田示范區,微風拂動橙黃色的稻浪,波瀾不驚,一望無際,旅友們攀上瞭望臺,一邊觀賞,一邊抓拍,仍不盡興,又紛紛下來,到田里捧起稻穗,擺動姿勢,拍照留影,充分體現對人生不可須臾離開的稻米的無比親切;農場大樓產品展銷大廳,各種農產品、加工業制成品,布滿展臺,任游客觀賞和自由選購,東北大米聞名遐邇,旅友們絕不放過難得的現場購買機會,紛紛選定物品、掃碼支付、聯網快遞,瞬間完成閃購程序; 各現場實地考察參觀后,來到宣介大廳,面對大屏幕,聽取解說員對農場和北大荒集團作綜合性的講解介紹……
北大荒原本是一個地理概念,指黑龍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江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北大荒過去曾是荒野、原始、沼澤、貧瘠的代名詞。新中國從五十年代起對北大荒進行了大規模開墾,實行農場經營和一系列改革,經過調遣軍隊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數百萬知青在北大荒勞動鍛煉投身建設,幾十年、幾代人的艱苦奮戰和鮮血與生命的巨大付出,筑起18000多公里的引水灌溉系統,把歷史上一直荒蕪、貧瘠的北大荒改造成“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沃土。如今的北大荒已是國家重要的企業集團,以北大荒集團為龍頭,下轄9個分公司,1個子公司,113個農(牧)場,11個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74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擁有耕地面積4874萬畝,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連續14年糧食產量穩定在400億斤以上,2024年達到455億斤,占中國商品糧年供給量近三成,培育了“北大方”、“完達山”、“九三”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其中“北大荒”品牌價值已達2406億元。昔日北大荒,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大倉”。北大荒品牌、北大荒精神更是無法估量的無形資產。
當前,北大荒集團堅持以智慧農業為核心,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9.7%,各種無人駕駛農機、巡田和病蟲害防治無人機廣泛應用,全面實現生產經營管理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現代化,并正在按國家戰略要求,努力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打造農墾國際化大糧商,形成農業領域航母。北大荒必將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牢牢地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的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東極暑旅,初覺平常,但越走越感覺別具意義和韻味。東極邊陲考察地理國境和歷史變遷,領略邊區赫哲族和俄域異國民俗風情及歷史文化特點,黑瞎子島上沐浴第一縷陽光的感受,三江口奇觀的驚訝,同三高速起點體會祖國疆域之廣大,對“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性飛躍的振憾,等等,若不是領隊鄉友為圓幾十年必游此旅的夢想而作長久的策劃及精心準備,恐怕我們很難有機會成就此旅,現在東極暑旅成行了,自然也會終身難忘。東極暑旅,不僅一路觀光賞景,更使心靈因涉足中俄邊境,對國境疆域被鄰國恃強凌弱大量侵占,而深受激蕩,從而激發強烈的愛國強國護國情懷,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東極暑旅,鄉友團隊一路和諧默契,坦誠融洽,相互關愛,恰似一個溫暖舒適的臨時家庭,列車上、賓館里,時常討論交流共同關注的問題,閑暇時刻,常有棋牌比賽切磋,交流娛樂,間或組一場舉杯小酌,旅友互動,談笑風生,逗趣開心,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