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以來,農業銀行蘇州分行牢牢把握“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的發展方向,迅速找準“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為主線,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的實踐路徑,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憑借全方位、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為推進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蘇州新實踐作出農行貢獻。
走進位于蘇州常熟莫城街道的常熟服裝城,除卻琳瑯滿目的各類精美服飾,數字化正在成為這個“服裝王國”的全新標識。在制衣環節,智慧生產協同系統精準指揮著剪裁、車縫、質檢等各道生產工序;而在新興的“云端”市場,小小的直播間里正在上演著千萬級、破億級的銷售“神話”。這一場以城為名、數智賦能的商業變革,正是農業銀行蘇州分行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助力建設富有活力創新城市的“蘇式”典范。
這座始建于1985年、規模堪稱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數十年來產品遠銷海內外。然而隨著互聯網經濟和同質化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該地區高端資源匱乏、硬件環境簡陋等弊端逐漸顯現,線上線下資源的錯配也與營商環境不相適應,僅靠規模集聚優勢帶來的邊際效益一度逐年遞減。作為蘇州市這一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的關鍵一環,常熟服裝城面臨著亟待解答的難題:如何以城市片區化更新為主體,開展由內而外的現代化轉型?于是,在農業銀行蘇州分行與千百家服裝企業同題共答的合力下,改造老舊商場業態,建設文創街區、主題市場、現代物流三大產業載體,不再是一張張構想中的設計圖,“常熟服裝城數字貿易港產業升級項目”拔地而起。
在項目部署前期,農業銀行蘇州分行主動對接融資需求,牽頭聯合多家金融機構設計融資方案,通過靈活匹配項目建設進度與資金投放節奏,重點支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拆遷改造等核心工程,成功組建29.8億元銀團貸款,為項目啟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僅2025年,便實現投放1.05億元,5年間累計投放9.36億元,有效助力城市空間升級,逐步構建起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交易體系,將市場采購貿易與跨境電商深度融合,推動出口與進口并軌而行。如今,常熟服裝城已容納經營主體超4萬戶、從業人員超10萬人,線上交易額破千億元。
在服裝城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農業銀行蘇州分行始終以金融之力撬動城市發展潛能,在傳統優勢產業中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為這座“時尚之都”注入新活力。位于服裝城南部的“云裳小鎮”,前身為莫城工業區,原先承擔著服裝城“前店后廠”的“廠”的部分,集聚著大量的小微生產企業,產權復雜,產業低端,消防安全隱患嚴重。為推動服裝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形象,常熟市政府決定實施老舊工業區更新改造,“云裳小鎮”便承擔起產業創新和城市更新的雙重使命。
項目建設伊始,農業銀行蘇州分行便高效響應項目需求,迅速組織專業團隊主動對接,深度參與項目前期籌劃,經過深入調研、科學評估,為其量身定制了切實可行的融資方案,為“云裳小鎮消費小鎮產業更新項目”提供了14.92億元授信支持,截至目前已實現投放1.5億元。資金的注入有力地推動了低效用地的再開發、再利用,通過更新改造,“云裳小鎮”逐步建成了電子商務產業園、品牌創意園等園區,吸引了大批時尚設計、品牌總部、平臺經濟入駐,一下成為服裝城“舊廠房”里飛出的“金鳳凰”。
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農業銀行蘇州分行聚焦城市更新重大項目,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激發城市動能,僅在常熟地區便已累計審批城市更新項目17個,提供授信支持超210億元,“衣錦還鄉”即是開始,新時代城市工作方興未艾。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