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了,走的很安詳!甚至沒有留下一言半句,便匆匆而去。母親生病臥床一年多,靠打食和藥物維持生命。盡管如此,除了最后幾天陷入昏迷狀態,其他大部分時間是清醒的,她清醒的時候,甚至還能背誦唐詩。母親是1958年初中畢業,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文化人了。母親曾經在1959年入職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旅游局大華照相館正式職工,后因響應國家政策,于1962年下放回鄉。
在外人看來,母親是普普通通家庭婦女,度過她平凡的一生,然而,對于我們家而言,母親是一位堅強的女性,了不起的媽媽,“為母則剛”用在母親身上恰如其分。
四十多年前,土地還沒有分產到戶,國家正在轟轟烈烈的搞改革開放,父母那個時候都很年輕,處于風華正茂的時候,父親是小學教導主任,母親是鄉村醫生。這在當時貧困的鄉村,我們家的生活條件應該屬于莊上的上游水平。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我們家處于蒸蒸日上的當口,父親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發心肌梗塞離開了我們!父親走了,我們家的天塌了。
父親走的時候,撇下他七十多歲年邁的老母親,還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我僅僅十六歲,最小的弟弟才十一歲。父親沒有親兄弟,母親無哥兄。所以,我們沒有任何依靠,我們只能依靠自己。母親擦干眼淚,堅強地對我說,“小芭,你是老大,你要好好讀書,不論以后困難多大,有媽媽在”。從此,母親暨當爸又當媽,硬是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父親走后的那年,農村實行分產到戶,我們家也分得了5畝多地。母親一個人既到村衛生室上班,又要湖里種地,艱辛的程度可想而知。記得那年麥收的時候,我們都放了收忙假,幫助母親下湖收麥子。辛苦了一天的我們,晚上吃過飯倒頭就睡著了,只留下母親一個人在忙碌。天快亮的時候,我一覺睡醒,發現母親還在麥場上,原來她整整一夜未眠。母親個子小,不會揚場,只能用簸箕慢慢的簸,望著母親廋弱的身影,我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淚水,默默地拿起場上的木锨,學著大人的樣子學習揚場。
父親走到時候,公社、大隊給了我們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母親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傾盡全力蓋起三間磚瓦房。這在當時普遍都是茅草房的村莊,真是一件了不起事情。那時候,不少親戚都勸她,不蓋房子要少吃不少辛苦,可是,母親想到是兒女,想到的是未來,她平靜地說,日子過得苦一點,咬咬牙就過去了。
那幾年,日子過得真苦,母親一塊錢恨不得扳開來用。有一回,弟弟鬧情緒不去上學,原因是褲子壞了,屁股露肉了,同學們都嘲笑他,他羞得不想去上學。母親望著穿著破褲子的弟弟,心酸得不行,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去村部的商店賒了布料給弟弟做條褲子。
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時候,母親就惦記著我們,就去上街買點魚啊肉啊來家犒勞犒勞。可是,每次她從來都不吃一口,理由是她不喜歡吃葷的,但是,我們知道她是舍不得吃,省給我們吃的。
在農村過日子,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莊上的人情世故更令人難以捉摸。記得有一次,我到離家十五華里的華沖去上學,早上起來有點遲了,步行到學校起碼要兩個小時,我非常著急。母親看我著急的樣子,決定到莊上有自行車的人家去借自行車,想用自行車把我送到學校,這樣,我就不遲到了。可是,令我們非常失望,母親一連借了好多家,都沒有借到。有的人家明明自行車閑在家里,就是不借給你。也難怪,父親在世的時候,是學校教導主任,在莊上威望很高,甚至,有不少人平時里巴結他。可是,當父親不在時,孤兒寡母的我們,誰還看得起你啊。
沒有辦法,我只有背起書包,匆忙趕路去學校。母親送我到河灘里的莊頭,她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淚水。看到她傷心的樣子,我的心里如刀絞般難受,即使是多少年過去了,母親流淚的模樣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沒有父親的日子雖然很難,但是,堅強的母親沒有讓我們生活在沒有父親的陰影里,她鼓勵我們向前看,她經常說“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看到前途和光明”。她盡可能做到別人家孩子有的,讓我們也有。有一次,我在華中讀高二的時候,一直穿著初中時候的一件舊棉襖,樣子很陳舊,班主任胡老師知道我父親去世早,便向校領導為我申請一件新棉衣。母親知道后,她雖然感謝老師的關懷,但她覺得羞愧,覺得有損自尊心。后來,她省吃儉用為我添制一件嶄新的棉襖。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飯量特別大,似乎在學校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有一次周末回家,我跟母親說,“媽,我太餓了”,母親便在鍋里溜了大約十多張煎餅,結果,被我一口氣吃完了。等到弟弟放學回來喊餓,母親說鍋里溜煎餅去吃吧,弟弟揭開鍋蓋,發現煎餅被我吃完了,母親這才知道我的飯量大,在學校吃食堂肯定受屈。從此以后,每個星期都派妹妹和姨妹給我送錢送餅。有的時候她們兩撈不到,便讓她班上同事朱正友利用到華沖購藥的機會,順便給我帶錢。她一直惦記著我,怕我挨餓。
后來,在母親含辛茹苦的努力下,我們一個個都成家立業,但母親的心里依然裝著全家老小。記得那年我轉正成為鄉政府一名正式國家干部時,我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母親當時激動的哭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淚。要知道,在我沒有上班之前,母親為我的工作操碎了心。
親愛的母親走了,可是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當我去看望她時,她讓我在班上要兢兢業業、廉潔奉公的話語始終縈繞在我的耳邊,她讓我與同事相處要尊重謙讓,吃虧是福的話將永遠銘記在心。愿母親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