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以來,南京市浦口區司法局陸續圍繞信息公開、房產領域復議案件開展專題以案釋法,不斷提升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的能力,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近三年來,全區累計辦理房產領域復議案件24件,占比5.25%,實質性化解率33.3%。
梳理事實認定,明晰復議審查重點。6月10日下午,行政復議科工作人員結合近三年行政復議案例,為區房產局參訓人員開展以案釋法。授課人員以近三年房產局行政復議案件數據為切入點,系統分析案件分布特征,圍繞“如何判斷被復議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這一核心問題,從證據合法性、程序正當性等方面展開講解。例如,在某投訴舉報處理案件中,行政機關僅提供信訪系統回復短信作為證據,并未對行政行為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特殊證據的認定需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不得以此為由規避舉證義務。
剖析典型案例,強化執法規范意識。嚴格執行行政復議案件受理、審理、結案全流程標準,推行案件簡易分流機制,提升辦案效率。在辦案過程中嚴格遵守法定答復期限的規范意識,兼顧程序合法性與實體處理效果,避免因程序違法導致復議風險。例如,在履職申請案例中,針對購房補助申請期限認定,通過合同簽訂時間與申請時間的證據比對,避免因理解偏差引發爭議;在政府信息公開案例中,對申請人提出的某項目順延交付不可抗力因素信息公開申請,經檢索后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作出答復,但需進一步完善檢索流程記錄,確保答復依據充分。在信訪答復案例中,針對申請人反映的某項目銷售問題,被申請人雖作出答復并提供相關證據,但答復超時問題凸顯程序瑕疵。
三是總結審查特點,健全依法行政機制。通過“數據+案例+規范”的模式,將抽象法律規定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指引,提醒行政機關全面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與合理性,注重平衡申請人與被申請人能力差異,強調證據需在行政決定前收集。聚焦“案結事了”目標,強化爭議源頭治理,針對案件暴露的問題,定期進行嚴格遵守答復期限、規范法律適用、確保文件公告表述嚴謹等工作提醒。總結發布“房產領域八類行政復議決定處理指引”,有效提升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與履職能力。
(楊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