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以來,南通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聯合銀行風險防控工作要求,圍繞“摸清家底、分類施策、動態管控”三大原則,構建起“大額定制+小額集約+重點督導+資產分類”的全方位風險防控體系,以系統性思維推進信用風險化解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大額風險“一戶一策”精準拆彈。針對大額風險貸款,該行建立“領導班子包戶責任制”,班子成員每人認領2戶高風險客戶,通過清單化管理和“一對一”深度對接,制定個性化退出方案。高管團隊主動走訪主要客戶,共同商討風險化解路徑,確保風險處置有的放矢。
二是小額不良“集中運營”提質增效。自2024年9月成立小額不良貸款運營中心以來,該行對100萬元以下不良貸款實行集約化管理,將盤活作為核心目標。截至當前,累計收回或盤活小額不良貸款517戶、金額9846萬元。今年5月,進一步將“飛魚好貸”納入集中管理,破解支行管理精力分散難題,釋放基層營銷動能。
三是重點機構“領導包保”壓實責任。對存量不良貸款較多的19家支行實施“重點機構包保制”,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至少包保2家機構,通過每周現場督導、逐家過堂質詢等方式,動態掌握風險化解進展。行黨委每月專題聽取匯報,形成“問題診斷—督導整改—效果跟蹤”閉環管理,推動支行積極制定“一戶一策”風險化解方案,有效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
四是重資產業務“分類施策”雙管齊下。在經營性物業貸款等重資產業務領域,該行堅持“幫扶與震懾”并舉:一方面,主動對接困難企業,協助制定紓困方案;另一方面,對惡意逃廢債行為果斷采取司法手段,目前已通過法律途徑收回多筆不良資產,有力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通過構建“精準化+集約化+網格化+差異化”的風險防控矩陣,南通農商銀行實現了信用風險防控從被動“滅火”到主動“防火”的轉變。下一步,該行將持續深化長效機制建設,為區域金融安全穩健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張伊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