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江眾多的社區和鄉村校外輔導站里,今年的暑托服務活動尤為生動,孩子的歡樂聲、戲笑聲,宛如一幅繽紛的畫卷,多姿多彩,無不引人入勝。由吳江區關工委組織的“七彩夏日”活動,猶如暑日里的“彩虹”,不僅扮靚了孩子們的假期,更為暑期增添了絢麗的色彩;不僅叩開了孩子們的心弦,也讓更多的家長心生感動。
一、七彩添趣,暑期更加生動
今年暑期,在區關工委的倡導下,各地關工委堅持“賦能成長,多彩體驗”的辦班方向,以“授課+互動+實踐”替代單向灌輸,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更多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資源,合力打造“目標同向、資源互補、力量融合、效能疊加”的教育共同體,無論是課程改革,還是活動形式,都呈現全新趨勢,讓孩子們體驗到一場場不重樣的活動、一次次接地氣的體驗,無論走到那里,處處充滿樂趣,告別以往單調格局。
7月1日,全區中小學開始放假,各地暑托班、夏令營等各種形式的辦班隨即相繼啟動,并迅速進入高潮,覆蓋全區。盛澤鎮中心站舉辦的“五心娃娃伴成長”夏令營,參與人數之多,前所未有。該鎮黃家溪村以“美美黃家溪 童心向未來”教育品牌為抓手,將鄉土風情與家鄉振興故事融入實踐教學,突出知行合一,多維賦能,活動更有沉浸感。7月上旬,省關工委張連珍主任到該村調研時,給予高度肯定和好評。松陵街道、江陵街道所有社區、村也紛紛開班,項目豐富多彩,同樣受到孩子們歡迎。平望鎮開展“平·微瀾 望·未來”數字關工平臺建設,整合形成多個板塊,有效擴大了覆蓋。桃源鎮以村級為重點,各村輔導點先后開班,該鎮宅里橋村輔導站的實踐基地成為孩子們向往的好去處。孩子們在這里不僅能汲取各種知識與技能的養分,還隨著不少新鮮項目的首次開放,而可感受到武術的剛健、射箭的沉穩專注、游泳的靈動自如、騎馬的瀟灑奔放,還有國學經典的深厚內涵,每一項課程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新大門。
二、貼近童心,服務更加多元
今年的“七彩夏日”活動,各地指導思想十分明確,堅持貼近孩子心靈,尊重孩子需求,不僅豐富多彩,而且突出創新,深受孩子喜愛和家長信賴。課程設置多樣化是今年一大特點。震澤鎮朱家浜村的課程設置從經典文學到科技創新,從象棋博弈到繪本閱讀,從農耕體驗到蘇大研學等,不僅涵蓋領域廣,而且每天都有活動。七都鎮依托“江村”品牌,與復旦大學、華東師大聯合開展研學活動,舉辦“童趣江村·童心啟航”夏令營,向孩子們傳播江村的故事,讓孩子受益匪淺。八坼街道借學鎮之優勢,與蘇州大學聯合,通過吸納優質資源,拓展特色項目,有力地提升了假日學校吸引力和趣味性。同里、震澤、黎里等鎮充分利用古鎮資源優勢,分別推出了一系列體現古鎮特色活動,特別是“小導游”活動,為孩子們提供接觸社會、鍛煉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吳江太湖新城關工委今年首次為機關干部子女開辦暑托班,推出“鄰聚力·共護航 蘇州灣薪火課堂”共建項目,圍繞六大主題,開設24項節特色課程,活動信息被《江蘇少年網》列為“頭條新聞”報道。
更多的區鎮社區(村),也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制,推出了諸如燈謎、集郵、臉譜、剪紙、絨花等,讓“家門口暑托服務”進一步走向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滿足孩子需求。今年暑期,由區關工委、區文明辦聯合指導,民盟吳江區委、吳江區開心義工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吳江人文和科技兩個“開心”夏令營,以其良好的課程設置、靈活的活動形式和優質的師資配備,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贏得了社會良好口碑。松陵街道等機關暑托班、博眾精工等企業暑托班也日益豐富多彩,廣受好評。
三、突出重點,守護孩子成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堅持乘勢而上,針對孩子實際,不斷改進授課形式。如黨史教育,堅持突出通俗易懂,選準內容切口,避開宏大敘事形式,避免照本宣科,以講好“紅色故事”為突破口,聚焦孩子們易理解“小視角”,以“故事”引“共嗚”,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講好紅色故事,堅持互動,讓孩子“參與”,而非“旁聽”,通過游戲故事,把黨史里的“紅色元素”轉化為孩子們能理解的行為。松陵、江陵等區鎮街道開設的“抗日小英雄”課程,為孩子們講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雨來的故事,組織觀看《雞毛信》《小兵張嘎》影片,讓孩子產生共鳴,自覺接受紅色教育。汾湖關工委通過“行走的紅色課堂”、并組織學生參觀“侵華日軍蘆莘厙周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打造流動的“抗日英雄故事匯”,并通過唱童謠、唱蘆墟山歌,讓抗日英雄浸潤童心。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反響都很好。
法治教育方面,除各地自身組織法治教育外,全區各公安派出所關愛工作站以退休老民警為骨干,開展送法活動。針對不同對象,通過短視頻、運用案例和寓教于樂方式,孩子們愿意聽,聽得懂、學得進。法院、檢察、司法行政(律師)等也以各自方式廣泛開展送法宣傳。安全教育各地校外輔導站一直緊抓在手,特別是交通、消防、防溺水和網絡安全等,各輔導站引用大量案例,引導孩子們注意辨別網絡上小陷阱,遠離不健康的游戲,守護孩子成長。
四、亮點紛呈,精彩持續不斷
在時光的流轉中,“七彩夏日”旅程到處都藏著不期而遇的驚喜。無論是活動現場,還是校外實踐,亮點從不缺席。近兩個月來,在各級黨政重視關心下,在全區各成員單位和各社會組織支持下,“七彩夏日”活動以其鮮明的特色、豐富的內涵和創新的模式,精彩始終不減,而不是單一的“曇花一現”。這份精彩的“持續性”,在于各地輔導站對“新意”的執著追求,更以常態化的創新為支撐,不斷展示活動要有“儀式感、新鮮感、痕跡感”,讓孩子們每一次參與都有“常看常新”的期待。今年暑期,我區多年打造的“八九十”(課程)、“好苗苗班”“童字號”特色項目,在不斷解鎖亮點的過程中,進一步創新內涵,持續推進,成為精彩永不落幕的閃亮品牌,孩子們從心靈深處直呼“這個暑假太有意義了!”
今年8月20日,我區舉行“老少同聲愛國情 同心奮進新征程”老少同臺節目展演,來自全區11個板塊的11個節目精彩亮相。一幕幕情景劇、舞臺劇、歌舞劇,打破了傳統課堂模式,讓青少年備受鼓舞。與此同時,6月20日,我區多部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長三角科技少年風采大賽(吳江賽區)暨吳江區青少年科普講解比賽正式啟動。經7月中旬線上海選,邀請全國科普講解員大賽評委以及上海博物館、上??萍拣^、上海自然博物館金牌講解員進行輔導,8月舉辦吳江賽區晉級賽,將于9月全國科普月舉辦吳江賽區決賽,并赴上海參加長三角總決賽。以大型賽事廣播科學種子。7月上旬開始,由區關工委“五老”工作室承辦的為期一個月的《國防科技領域中的吳江人》暑期巡講活動,深度挖掘為“兩彈一星”等重大國防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20位吳江籍科學家的感人事跡;程開甲、楊家墀等的動人故事,進一步點燃了孩子們科技報國理想,使科學家精神轉化為青少年可感可學、奮發進取的精神動能和成長指南。
在諸多“七彩夏日”活動中,不僅亮點迭出,而且捷報頻傳。7月31日,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公布,我區“擁抱青春·守護花開”——未成年人預防性侵害志愿服務項目光榮上榜“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8月8日,在全國首屆“論語大會”暨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論壇上,吳江區關工委榮獲“相約論語 文化中國”全國大型公益活動先進單位。8月13日,從松陵街道湖濱華城社區校外輔導陣地起步、由多部門聯合培植的“追光少年團”獲2025年江蘇省“新時代好少年”殊榮。這支未成年人志愿講解團隊以“青少年帶動青少年”的創新模式,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域中書寫了生動篇章。8月29日,在2025第十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中,區關工委講師團成員陳文清榮獲法治副校長微課小學組全國季軍。在同月舉辦的2025年“領航杯”江蘇省中小學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經區賽選拔、再到市賽比拼,吳江有12支隊伍入選省賽,涵蓋了數字藝術、創意智造、人工智能、機器人四個大項目,經現場激烈角逐,我區學子表現出色,12支參賽隊伍全部獲獎,其中5支隊伍獲特等獎,5支隊伍獲一等獎, 2支隊伍獲二等獎。
告別暑期,活動雖已落幕,但快樂不散,“七彩夏日”是孩子們抹不去的記憶,它的每一抹色彩,都將藏進孩子的心靈的“相冊”,期待下一次再相見,再續一場夏日的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