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梅雨時節,江南的天空仿佛被一層薄紗籠罩,朦朧而又纏綿。在這樣一個獨特的季節里,我們踏上了前往大別山腹地商城縣茗陽湯泉康養之旅。
清晨七點,梅雨裹挾著南京,潮濕的氣息在空氣中肆意蔓延。我與家鄉的太極拳友們登上邑游研行旅行社的大巴,懷揣滿心期待,緩緩駛出這座城市。車窗外,雨滴如靈動的音符,時而輕柔地叩擊玻璃,奏響舒緩的自然樂章;時而驟然停歇,陽光穿透云層,在濕漉漉的路面上跳躍,折射出細碎的光芒。為旅途增添了幾分韻味。
大巴一路疾馳,城市的喧囂逐漸被拋在身后。道路兩旁的景致如變幻的畫卷,從鱗次櫛比的高樓,到綠意盎然的田野;從川流不息的街道,到靜謐安詳的村莊,不斷更迭。深入大別山,山巒愈發連綿,云霧如輕紗般繚繞其上,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中神秘的城堡,令人心生向往。
歷經數小時車程,我們終于抵達河南省商城縣茗陽湯泉景區。甫一踏入,自然與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便撲面而來。現代典雅的建筑風格搭配金色的“茗陽湯泉”大字,低調中盡顯奢華。臺階前,車輛整齊停放,交通標志牌清晰醒目,整個環境井然有序,仿佛踏入了遠離塵世喧囂的世外桃源。
走進五星級酒店寬敞潔凈的大廳,豪華的設施映入眼簾。熙熙攘攘的人群正有條不紊地辦理入住手續。除了溫泉,酒店的室內設計同樣別具匠心。傳統中式風格的裝飾令人贊嘆,紅色橫梁古樸大氣,木制格柵窗扇韻味十足,懸掛的燈籠更添幾分雅致,處處透露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置身于此,仿若穿越時空,回到了悠然閑適的往昔歲月。
茗陽溫泉,因泉得名,全稱茗陽湯泉池,位于河南省商城縣西南15公里處的鲇魚山水庫上游西岸,是一處風光旖旎的溫泉勝地,擁有8個泉眼。經考證,泉水中富含硫、硫化氫、鍶、鋇等多種礦物質,水質上乘,具有神奇的治療功效。湯泉池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唐代,因其神奇的水質被稱為“藥泉”。清乾隆二十五年,皇帝南巡至此,御筆題寫“湯坑”二字,至今碑刻猶存。漫步景區,仍能見到嘉慶年間修建的官池、男池、女池遺址,斑駁的石砌池壁,依稀訴說著昔日鄉民“男女分浴,晨昏不息”的熱鬧場景。唐代詩人曾在此留下足跡,明代藥農在此采集草藥,革命年代紅軍戰士也曾在此清洗傷口……歷史掀去了一頁又一頁,清泉流淌了一年又一年。
尤為神奇的是,這眼形成于一億年前的溫泉,歷經歲月滄桑,從未干涸。上世紀70年代初,這里便成為河南省著名的溫泉療養基地和生態旅游區。度假村占地300余畝,按照國家4A景區、五星級酒店標準精心打造,集溫泉沐浴、休閑保健、生態旅游、湖島觀光以及完善的住、餐、娛、購配套服務于一體。湯泉池周邊還有大雷山、孤山寨、黃陂寨等諸多自然風光絕佳的景點,其中最令人稱奇的當屬各景區中形態各異的山石。雷山東面山坡上,兩塊巨石相互疊壘,上面的石頭仿佛自天外飛來,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天外來客” 。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換上泳衣,走進溫泉區。眼前,男士身姿剛健,女士體態嫵媚。大家盡情在水中舒展四肢,讓每一寸肌膚都浸潤在溫暖的泉水中,盡情享受著這份愜意。天藍水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古風古韻十足;青鳥在柳樹枝頭歡唱,茂林修竹環繞四周,仿佛置身于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之中。這里30多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溫泉池,方形、圓形、橢圓形、魚形、扇形、八卦形、桃花形……無一雷同。池水清幽碧藍,靜謐地安臥著,池面上水霧裊裊升騰,將泉池兩邊繁茂的樹林和蜿蜒的臺階籠罩其中,宛如云蒸霞蔚的仙境。
露天區的“五福湯”——當歸、人參、靈芝等中藥池,飄散著淡淡的草木香氣。我尋得一處無人的池子,小心翼翼地將腳伸進水中,溫度恰到好處。慢慢坐下,緩緩將全身浸入池中,任憑泉流輕柔地拂過肌膚。濛濛白霧縈繞四周,花草的芬芳彌漫在空氣中,思緒也隨之飄遠,一種別樣的感覺涌上心頭。
在溫泉區,最快樂的當屬孩子們,他們如同靈動的精靈,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各個池子之間。他們嬉戲玩耍,激起的水珠落入水面,破碎后蕩起一圈圈漣漪。魚療池里,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當成群的溫泉小魚輕啄皮膚時,起初會讓人因奇癢而縮腳驚呼,漸漸地,酥麻之感便會傳遍全身。這種從土耳其引進的“親親魚”,能夠清除老化角質,當地人說,泡上二十分鐘,連關節縫里的寒氣都能被驅散。來到SPA水療區,熱帶雨林沖擊浴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玉石板溫泉炕則能暖透脊背。在這500平米的空間里,現代科技將古法療養演繹得淋漓盡致。
游玩疲憊后,我們來到“茗祥樓餐廳”。簡約現代的建筑外觀搭配中英文標識,既充滿國際化氣息,又不失親切之感。在這里,我們品嘗到了當地特色美食。菜肴以鲇魚山水庫的魚為主打,大廚廚藝精湛,魚頭湯色香味俱全,魚頭鮮嫩無比;魚丸子嫩滑爽口;“小炒黃牛肉”“山菜炒青豆”“豆角茄子條”等葷素搭配的菜品,同樣美味可口。這里的食材大多源自周邊農家,綠色無污染。香脆的竹筍、可口的野菜,每一道菜都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令人回味無窮。
在湯泉池景區的五日時光,每日都與大自然親密相擁。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悠然醒來,盡情呼吸山間清新的空氣;午后,在溫泉中舒緩身心,讓疲憊一掃而空;傍晚,伴著美麗的日落,漫步在湯泉池風景區寬闊的馬路上。極目遠眺,碧空如洗,青山綠樹環繞著座座高聳的建筑,在薄霧的籠罩下,宛如漂浮在水面的玲瓏畫舫;路旁白玉石雕欄桿下,鲇魚山湖面碧波浩渺,湖中心,“神水閣”島嶼孤聳而立,古色古香,與蒼松翠竹、藍天白云一同倒映在水中,恍若天上宮闕,又似清明河畫廊,此情此景,讓人不禁想起王維“空山新雨后”的意境,心中滿是愜意與悠然。
帶著一身硫磺香,結束了此次茗陽湯泉之行。離開時,我忽然頓悟,在這片山水之間,我尋回了生命最本真的狀態——如泉水般,既有自己的溫度,又能從容擁抱每一次遇見。當皮膚記住了泉水的溫柔觸感,心靈也便懂得了如何在紛繁世界中,始終保持那份清澈與溫熱。歸途中,友人笑問此行感受,我唯有感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