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科技加速滲透與客戶服務需求升級,工商銀行常州分行積極落實省行網點改革部署,以“高質量發展強底座、網點競爭力提升支點”為核心,全面啟動運營改革。把握“技術換人、設備替人”趨勢,常州分行響應總行構建線上線下、遠程現場、自助人工一體化體系戰略,將網點運營改革視為激活發展動能的關鍵,厚植改革理念,重塑運營模式,并通過特色網點單元建設搶占金融服務創新先機。
一、多元價值創造,打造特色樣板
(一)時間價值突圍:重構運營模式,雙體驗升級
在金融服務場景中,時間是連接銀行與客戶的重要紐帶。常州分行聚焦時間價值創造,以“重構運營模式、升級雙端體驗”為目標,全面推廣預約識別引導服務、遠程在線服務新模式,打造“先自助、再遠程、再開放式和實物交付”的“漏斗式”分流體系。
一是發力預約服務攻堅。將預約嵌入客戶全旅程,構建“立體宣傳-精準適配-觸點經營”閉環,全渠道宣傳“預約讓時間更有價值,線上提前預約,我的時間我做主”,覆蓋線上線下,結合網點資源與客群差異適配高效需求,抓預約觸點,廳堂專人引導、提示要點并薦產品,將等待轉化為服務增值。目前常州分行預約客戶占比穩步提升,以預約平衡業務峰谷,提升到店體驗。
二是挖掘智能設備潛力。網點智能設備是金融服務數字化的重要載體。常州分行以“深挖智能潛能,減負柜面人力”為導向,推動智能服務分流升級。構建“理念傳導-分層引導-工具落地-場景發力”體系。按“先智能、再遠程”原則,引導客戶分層辦理業務,簡單業務優先自助;制作“智能業務明白紙”,明確自助范圍、操作步驟,培訓員工成為“智能服務導師”,隨時為客戶答疑解惑。如典雅廣場支行,智能服務客戶占比從32.7%升至72.3%,柜面壓力明顯降低,人力得以聚焦復雜業務與深度營銷。
三是深耕遠程在線模式。構建輕型運營“神經網”,強化遠程團隊建設。在遠程中心配備形象好、氣質佳的客服經理。并建立標準化話術、考核制度及服務流程;推動網點與遠程團隊輪崗,實現人才柔性調配。同時強化到店客戶需求識別,引導復雜業務遠程辦理,打磨流程與話術,實現遠程與現場協同。如天寧支行截至7月20日,遠程業務量日均達95筆,相比試點前日均業務量增加了36.8筆,增長62.4%。運營效率顯著增強;員工從繁瑣柜面事務中解放,更多精力投入營銷,體驗同步提升。
(二)營銷模式突破:雙大堂協同,激活服務引擎
創新“雙大堂動態補位”模式,實現服務與營銷雙軌提效,一名大堂經理聚焦“服務快辦”,通過智能機具、遠程輔導縮短業務時長;另一名深耕“營銷觸達”,精準挖掘需求推薦理財、信用卡等產品,推動服務與營銷深度融合,網點對公及普惠場景營銷力顯著增強。業務峰值時,兩人跨崗補位,高柜增開、客戶情緒疏導無縫銜接,以柔性人力調配提升運營彈性。以水木年華支行為例,通過電話與現場推介結合,推動網點存款從2400萬增至5000萬,各類產品的銷售量也節節攀升,近3個月時間內,網點保險銷售從20多萬提升到300多萬,基金銷售從50萬增加到600多萬,驗證了“服務促營銷”及人力效能釋放與網點轉型的良性循環。
二、守住安全底線,護航改革轉型
改革創新與風險防控并行不悖。聚焦新模式操作及系統風險,建立“識別-評估-預案”機制,定期推演,針對遠程授權、智能設備等環節預判漏洞并制定應對方案,強化制度建設,通過崗位制衡、權限管控及完善《風險防控手冊》明確合規邊界,踐行“柔性服務”,尊重客戶意愿,做好新模式解釋引導;建立輿情監測響應機制,及時化解訴求,守牢安全運營與客戶體驗底線,保障改革平穩推進,為網點運營改革護航。
工商銀行常州分行網點運營改革,以特色網點單元為突破,在時間價值、人力效能、智能服務、風險防控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階段將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統籌實施”原則,聚焦客戶體驗與業務發展,深化改革效能,優化預約生態、擴大智能分流、深化遠程覆蓋、完善人力轉型賦能,助力高質量發展,塑造運營標桿。
劉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