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波普與后波普藝術——神秘的平行時空”在尹山湖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一場波普藝術的視覺狂歡之旅就此開啟。
如果傳統藝術是高冷白月光,波普藝術則是耀眼霓虹燈。它以大眾文化、消費主義和商業元素為核心主題,通過藝術手段對日常生活符號進行重新詮釋,模糊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將商品、商標、海報、明星、漫畫……司空見慣且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元素搬進了藝術創作,顛覆藝術高不可攀的陳規。本次展覽以“波普與后波普藝術”為主題,深入探討了這兩種藝術流派之間神秘而微妙的平行關系。展覽從復古字體到撞色配色,從舊報紙到廣告牌,回到波普藝術的原生土壤,就像坐上時光機,帶大家回到20世紀那個藝術與生活界限崩塌,既瘋狂又燦爛的黃金時代。
展覽通過“起源:生活肌理里的藝術初啼”“新生:商業與流行的雙重變奏”“綻放:從街頭到心靈的生命躍動”“正名:通俗文化的藝術加冕”“鏡像:商業與藝術的共生游戲”“特別篇:地球之愛”,6個篇章呈現了理查德·漢密爾頓、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凱斯·哈林、馬克·科斯塔比、羅伯特·印第安納,6大波普藝術代表性藝術家的百余件作品。
其中,波普藝術先鋒實驗者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金寶湯罐頭》《香蕉》《花》等多件知名作品更是集中重磅亮相。
本次展覽的參展作品涉及版畫、繪畫、海報、手稿插圖、限量書籍等多種藝術形式。透過這些作品觀眾可以直觀了解到波普藝術創作的核心特色:大眾符號挪用,將可樂、美元符號等商品及logo直接放進作品;復制與批量生產,采用絲網印刷等技術,消除“原作”概念,用機器生產方式挑戰手工藝術創作方式;漫畫與街頭涂鴉,鮮艷的色彩、變形的圖像、放大與夸張的視覺吸引等藝術手法顛覆傳統藝術的“高雅”,以通俗、直觀、扁平的方式展現對大眾文化、流行文化、消費文化的回應與批判。此外,展廳之中豐富、詳實的文字介紹更是全面帶領觀眾了解波普藝術的發展歷程。
“波普與后波普藝術——神秘的平行時空”展覽空間設計通過解構與重構波普藝術的視覺元素,為觀眾打造了沉浸式的藝術體驗。高飽和紅黃藍的撞色、復古條紋與波點、巨幅海報墻、個性且跳躍的作品矩陣,觀眾仿佛穿越在每個藝術家塑造的獨特時空。
絲網印刷作為波普藝術主要的創作方式之一,本次展覽版畫工坊將絲網印搬進展廳,觀眾可以現場體驗絲網版畫的制作過程,直接把藝術家同款帶回家。《瑪麗蓮·夢露》《大眼女孩》《pisa》《LOVE》,4款經典作品隨意選,30多款藝術套色印章任意蓋。本次版畫工坊更是提供從繪畫,到分版,到印刷的全流程創作體驗,帶領參與者創造“全球僅此1件”的專屬作品,深度演繹“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波普藝術理念。
波普藝術在今天依舊持續蓬勃發展,并在藝術創作、商業設計等維度更為廣泛的融合進日常生活中。本次展覽希望可以讓觀眾朋友們盡情享受熱鬧、歡樂、激情涌動的波普藝術的魅力,更可以發現平凡生活中的閃光,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日常。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