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當年身穿綠軍裝、肩背黃挎包的軍人形象至今讓我歷歷在目。由于黃挎包承載著很多過去的記憶、寄托著我對軍旅生活的情懷,從部隊退休二十年來,我一直舍不得丟掉它,經常使用它。黃挎包結實耐用、輕便簡約,適合攜帶隨身物品。一般情況下,我外出辦事或參加旅游,都要身背一只黃挎包。可能是戀舊的原因,我看到黃挎包就感到特別親切。
上世紀后半期入伍的軍人都知道,黃挎包曾是我軍一個時期軍人的標志性裝備,它承載了很多歷史記憶。黃挎包的正式名稱是65式軍用挎包,是伴隨65式軍服及后續(xù)的78式軍服配發(fā)的,是當年解放軍經典形象的一部分。包體是用軍綠色厚帆布作為材質,尺寸大約30*20公分,配上黃色挎帶制作而成,挎帶可調節(jié)長度??姘鼮閱蝹}結構,頂部翻蓋用兩顆金屬按扣固定。在翻蓋中央印有紅色五角星,象征軍人身份??姘趁嬗幸粭l橫向固定帶,可插入腰帶防止晃動。黃挎包的作用很廣泛,主要用于日常訓練和行軍時攜帶文件、筆記本、洗刷用具和干糧等。在戰(zhàn)爭時期,如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黃挎包作為部隊單兵基礎裝備。因此,黃挎包曾經在上世紀六六、七、八十年代部隊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后來隨著87式、07式等新式迷彩作戰(zhàn)裝具列裝,黃挎包逐漸被多功能戰(zhàn)術背包取代。黃挎包成為那個特殊年代的集體記憶,是我軍艱苦樸素、官兵平等的精神象征。
我于1968年3月份入伍,正趕上使用黃挎包的年代。我從軍近40年,先后用過十多只黃挎包。當戰(zhàn)士和基層干部期間,挎包、水壺、腰帶、雨衣、背包,是必不可少的幾件個人裝備,每次外出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都要配帶整齊,一樣不少。當新兵的時候,班、排長不僅耐心地教會我們快速地打脊包和整內務,而且告訴我們黃挎包的使用方法,平時挎包和其他戰(zhàn)備物資應該放在什么位置,有緊急情況不會手忙腳亂。黃挎包的體積雖然小,卻是戰(zhàn)士們的“百寶箱”。平時放置著鋼筆、筆記本、書籍、針線包和私密家書等;外出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時,放置洗刷用具、搪瓷茶杯和攜帶干糧等等。有次新兵大隊組織夜行軍訓練,連長發(fā)現(xiàn)有的新兵挎包里裝得鼓鼓囊囊,比較沉重,對挎包進行清理時,發(fā)現(xiàn)有的戰(zhàn)士包中放進了不該放的東西。連長指出: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時,挎包只能放置戰(zhàn)備需要的用品,東西放多了會加重個人負擔,影響行軍速度。
我在通信部隊有線連擔任副指導員三年多時間,與戰(zhàn)士們一起摸爬滾打,經常身扎腰帶、背著挎包和水壺外出訓練。有一天深夜,我隨同線路排外出進行找點訓練,由于夜色很暗,不小心滑到村民的糞坑里,身上沾滿糞便,把我的軍裝和挎包都搞臟了,回營后從頭到腳脫下來沖洗。連隊文書對我說,挎包臟了不好再裝食品和生活用具,要給我換只新包。他找到團軍需倉庫保管員,果然給我換來一只新挎包。有次連隊組織五公里越野訓練,連長讓我走在全連隊伍前面做引導,這對我的體力和意志是一次考驗。我拼盡全力帶領大家快步奔跑,爭取創(chuàng)造最佳成績。在最后一公里的沖刺階段,大家都被汗水濕透了軍裝。有位個小體弱的戰(zhàn)士己經氣喘吁吁,跑得非常吃力,眼看著就要掉隊。我在鼓勵他堅持到底的同時,要幫他背被包,他堅決不肯,只好從他身上奪下黃挎包背在自己肩上。在大家的相互鼓勵和幫助下,全連官兵都集體到達終點,沒有一個人掉隊。這次訓練,連隊創(chuàng)造了全團五公里越野的最好成績。
那些年,每次從部隊回老家探親,我都隨身背著自己的黃挎包,里面裝著一些糖果和香煙,見到村上的婦女和孩子們就分發(fā)糖果給他們吃,遇到會抽煙的老鄉(xiāng)隨時拿煙給他們抽。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我與鄉(xiāng)親們的距離,親熱地與他們相互問候和拉家常。母親從年輕時開始就患上膽囊炎,稍不注意就會發(fā)作,疼痛難忍。我每次回鄉(xiāng)探親都要從部隊給她帶回一些治療膽病的藥品,挎包里也裝著對母親的孝敬之心。
調到軍分區(qū)工作時,我從老部隊帶去兩只常用的黃挎包。每次下到所屬縣區(qū)人武部和基層鄉(xiāng)鎮(zhèn)檢查民兵預備役工作時都隨身攜帶,包里放著茶杯、筆記本和洗刷用具等,既方便攜帶,又便于工作,還可以隨時住宿。1996年夏天,長江全域洪水泛濫,當時我正在池州軍分區(qū)擔任政治部主任,軍分區(qū)領導安排我陪同行署領導一起駐守在長江大堤上調動民兵參加抗洪。我們晝夜在江堤上巡查險情,組織搶險力量。二十多天時間,我身上始終背著一只黃挎包,包里裝著筆記本、水杯、干糧、毛巾、風油精和手電筒等,走到哪里都有保障,黃挎包成為我離不開的“萬能包”。后來,無論上九華山抓民兵參與文明山創(chuàng)建,還是在黃山抓民兵科技示范活動,以及進入大別山區(qū)參加扶貧攻堅,黃挎包都是我形影不離的生活和工作用具。
從部隊退休后,雖然己不再穿軍裝,但是我使用黃挎包的習慣沒有改變。不僅是因為它結實耐用、便于攜帶,更在于我對它產生了深厚感情,看到它就特別親切。黃挎包的實際功能很多,我出去逛市場和辦事情,都要挎上它。每年幾次到外地旅游,身上也少不它。我包里裝著手機、身份證、醫(yī)療卡、茶懷、雨傘和常用藥品,只要有黃挎包在,走到哪里心里都很踏實。后來我在部隊使用過的黃挎包破舊了,夫人陪我到大市場轉來轉去,終于找到一款與部隊相似的黃挎包。這款民用包是仿造部隊黃挎包設計的,在此基礎上作了較大改進??姘捎命S色帆布做成包體和包帶,在主包內外設置了幾個分包,主包和分包都用拉鎖關閉,實用性很強。我看到后毫不猶豫的買下一只,繼續(xù)保持著背黃挎包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象我這樣外出背黃挎包的人極少了,有的朋友對我說:“你這個老古董可以換換了”。兒子以為我舍不得買好包用,先后送給我?guī)讉€美觀大方的拎包,夫人也給我買來時毛的雙肩包。但是這些年來,我還是喜愛背著自己的黃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