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從事詩書畫印美學研究,歷時四十余載,而所耗心血最多者為沈鵬研究系列專著五部,歷時16載春秋也。憑一已之力完成論文380余篇,詩詞150余首,輯為專著5部,共200余萬言,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予失眠四十余年,所有專著均為手工勞動,書稿如山,亦云艱矣。而甘為此者,上報國恩,下酬知遇也。予與沈老取得正式聯系為2009年秋。真正見面于2016年6月6日。先生年事已高,福體長年違和,深度溝通殊多不易。先生為通儒式教育培養之全能型藝術大師,品節如雪,意志如鋼,書境如詩,至為景仰。沈老為我國藝術事業之發展貢獻卓越,選擇沈鵬先生作為研究目標,深信判斷之精準。研究沈老實為搶救性之挖掘,于是不懼嚴寒酷暑,不懼疫情肆虐,焚膏繼晷,兀兀窮年,鏤情刻意,嘔心瀝血,終于完成這一龐大工程,頗慰吾心。
人們深知沈老為著名編輯出版家、書法家、詩人,而很少有人知曉沈老為著名詩書畫美評家,美評還涉足篆刻、雕塑 、音樂等領域,沈老之美評專業、精準、深刻。沈老所撰畫論30余篇,畫上題詩70余首,于巖畫、工筆、寫意、油畫與各種題材之繪畫均有深入研究。先生于各種畫派之形成、特點、代表畫家知之甚詳。沈老于繪畫有自己明確之美學觀點,筆者在此書中概括為“繪畫十論”,對于“美尚崇高”之美學思想,在其詩書畫論中均得到體現。沈老與齊白石、李苦禪、李可染、劉海粟、傅抱石、關良、任率英、林凡等繪畫大師都有深度交流,畫家多有畫作贈給沈老,藝品大作收藏于江蘇江陰市南菁中學沈鵬藝術館與江陰介居書院。沈老善畫,為之甚少,于繪畫理論研究甚深,于海外某些畫家亦有深入研究,如韓國畫家金正喜、日本畫家平山郁夫。知之甚深,方能言之甚切,沈老堅持弘揚尚清雅、尚崇高之傳統,對我國繪畫事業之發展貢獻良多。
沈老之題畫詩,實為具體而微之畫論,畫理與詩意交織為一,獨抒己見,靈煙飄渺,非斫輪之手莫能為也。沈老之題畫詩能從不同角度切入,或于題材,或于技法,或于意境,觀點鮮明,抒情濃郁,詩意圓融,沈老為著名美術評論家并非虛非言也。深入研究沈老繪畫之美學思想,有利于促進我國繪畫藝術之發展繁榮,意義重大而深遠也。
言恭達先生與沈老深結師生之誼,于沈老淵深之學養、審美之判斷、精湛之藝術甚為心折。言先生與筆者結知己之緣近二十載,知予研究沈老已盡心力,多有嘉勉,請其為《沈鵬畫論研究》題簽,慨然應允。翰逸神飛,騰蛟起鳳,清雄縱逸,瑰瑋暢神。書品為行書,意象清穆,結體蕭散,掠取魯公之骨力、“二王”之靈和、董趙之飄逸,而泯滅痕跡,自鑄英辭,深見獨創之功與清雅之韻,于沈老景仰之情見于言外也。緬懷沈老,追想音容;品賞瓊簽,感恩知遇。言難盡意,記以小詩。
打通碑帖見神功,瘦弱蒼柯曠代雄。
江左風流追步武,藝壇山斗聳岑峰。
尊崇前哲抒幽韻,獨鑄英辭發愫衷。
一片靈和深養眼,墨華五彩贊言公。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