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昆山農商銀行緊跟科技前沿,通過多輪技術論證和效果驗證,部署了多個國產化開源大模型,協同構建智能辦公矩陣,為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截至2025年5月,該行通過智能辦公場景,已累計為500余人提供超過1萬次高效服務。
統籌規劃,構建賦能體系
一是制定技術規劃。規劃明確“場景驅動、小步快跑”的實施路徑,優先選擇高頻、剛需場景作為突破口,成功開發并測試了包括知識助手、文檔輔助編寫、代碼研發、文檔翻譯、內外規檢索在內的5個應用場景。
二是精準技術選型。引入數個國產開源大模型,構建多模型協同的智能辦公矩陣體系,擴展智算服務器集群,既滿足了當前場景需求,也為未來多樣化場景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破壁壘,深化部門協同
一是建立虛擬攻堅團隊。為打破部門壁壘,促進AI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由數據管理部牽頭,成立多部門合作的“AI+”專項工作小組,通過定期需求對接和場景化研討,深入了解業務痛點與需求,將AI技術深度融入業務流程。
二是動態優化服務閉環。針對審計檢索等業務場景,聯合業務部門建立“問題反饋—功能迭代—效果驗證”機制,形成一套精密的循環系統。業務人員在使用大模型業務場景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技術團隊進行功能迭代,再對改進后的系統進行效果驗證,確保滿足業務需求。
嚴守底線,筑牢安全防線
一是數據分級管控。對AI知識庫實施分級管理,依據知識庫內容對銀行運營、客戶信息及戰略決策的重要程度與潛在風險,將知識庫內容分為公開、內部、敏感和核心四個等級,嚴格按照內容級別進行劃分,有效防止數據的越權訪問,確保不同敏感度的信息得到恰當管理。
二是強化技術防護。在網絡權限控制方面,對進出網絡的流量進行嚴格過濾,通過設置防火墻規則,只允許經過授權的IP地址和端口進行通信。其次分發平臺依據不同場景,實施差異化授權策略,有效防止了外部攻擊和內部泄露風險。
三是建立模型監督。制定完善的審計機制,每月對生成式大模型輸出內容進行定期審查與評估,確保其符合倫理規范和正確價值導向。采用人工審查與技術監測相結合的方式,人工審查能夠深入判斷內容的合理性和合規性,技術監測則可以快速發現異常數據和潛在風險。 汪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