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幸運者,莫過乎兩度成為文史大師、湖南師大教授陳蒲清先生之弟子。先生之人格魅力、淵深學養,天下識與不識,無不景仰。恩師勤述著述,70歲學會使用電腦,至今出版學術專著90余部,寓言研究成果四次獲全國金獎。予畢業近40年矣,深蒙恩師垂愛、關心、鼓勵、教誨,師恩如海,永志不忘。拙作《詩詠中華》70余萬言規模,辛苦恩師賜序,易稿數次,感恩之情,莫可言達。
與恩師握別近十載矣,甚為想念,昨日于岳麓山下省探尊顏,何幸如之。約定拜見,先生囑曰:“來時不得攜帶任何禮物。”師命不敢違。曾寫詩一首,由書家溫彥國先生書成藝品,時葩數枚,以一瓣心花敬祝恩師九秩華誕。而先生一見,似有不悅,忙言“浪費”,書品合影之后遵命帶回。
先生之府第似與40年前無異,四壁黯然,雜物橫陳,木器篾器,沙發幾案,今于偏遠鄉村亦難覓見也。客廳之空間分割較多。而書齋萬卷井然有序,幽香醉人。先生身著單衫,加有背心,腰桿比我挺直,臉色紅潤,頭發黑多于白,而聲音清朗,語若洪鐘,握手親切有力。一睹尊顏,喜不自勝。誰也不敢相信先生為九秩耆宿者也。
于是師生漫聊。言及經歷,令人慨然。先生乃湖南桃源人也。少年時慈父見背,兄長因病亡故,靠慈母撫養成人。恩師令堂姓翦,維吾爾族,與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為宗親,陳老與翦先生見過一面。翦伯贊之父翦奎午先生為著名教育家,陳先生少年時出入翦老門下。從師范畢業直接考入湖南師院中文系,從周秉鈞、宋作胤、羊春秋、馬季高等大師游,深受教誨鼓勵,于古漢語研究興趣良多。先生因碩果豐盈,從講師直接晉升教授,滋蘭九畹,樹蕙百畝。語及往事,情感激動,手之舞之,描述當時情景。思維鏈條嚴密,表達清晰簡約。
恩師于學生從事詩書畫印美學之研究,多有嘉勉。先生認為,書畫為獨立藝術,創作進入高境殊多不易,而能詩善詞,甚為艱難,將文史哲與詩書畫印打通乃難上加難也。陳老稱譽沈鵬、范曾、林凡、言恭達等先生藝臻高境,博學多才,乃當代之大家也,值得深入研究。認為藝術家之綜合素養決定境界之高下也。強調書法以漢字為載體,把字寫正確,審美才有起點;書寫錯別字,美感詩意從何而來?必須規范使用漢字,任何藝術家不可任性而信筆揮灑。
先生論及為人為學為藝,以尚真為高,與沈鵬先生之美學思想一致。先生出版之著作,不請人題詞題詩,不請人作序,不插入其他圖片,突出學術價值。為文以論據說話,以真純勝,以樸素勝。某些權威人士或網絡平臺對先生專著介紹時有錯誤,先生深以為憾。
先生氣量寬宏,特具親和力。淡于名利,大隱都市,高蹈煙霞,超然物外。數十年勤于學問,著述頗豐,而不著絲毫塵滓。早年出書無版稅計酬之概念,其專著廣受歡迎,有些專著發行至百萬冊,而稿酬微薄,先生不以為意,不以得失系念于心。先生對當今知識產權之保護,甚為重視,時代不同,不愿糾纏于過去。治學不肯有半點馬虎。為予專著所賜大序,數易文稿,指出拙作之分類應加推敲。有數字表達與先生磋商,陳老堅持一字不易。告余曰:“吾未讀者,不可臆測也。”予立馬刪之。
孔子說過,五十而知天命,七十古稀。予年屆稀齡矣,學識淺陋,立于恩師之側,仍如懵懂少年。親聆謦欬,發皇耳目,心埃蕩掃,振奮不已。謹祝恩師安享喬松之壽,東海之福!感慨系之,記之以詞:
風雨昨宵霽,
天宇彩霞明。
麓山聳峙蒼翠,
聆誨最心清。
猶記程門立雪,
諦聽鴻儒授業,
高韻自恢宏。
學問中西貫,
樹蕙九州青。
都市隱,
煙霞蹈,
奏瑤箏。
高華本色呈露,
俗慮絮埃輕。
儔侶古今圣哲,
出入三墳五典,
敲字倍求精。
天佑蒼柯健,
姑射結鷗盟。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2025年4月24日
(作者系湘潭大學教授、榮寶齋沈鵬詩書研究會理事、沈鵬介居書院院聘藝術家、著名文化學者、詩書畫美評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