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版畫帶來新憧憬
——版畫家郝平攜《月宮玉兔》迎新春
金虎昂首辭舊歲,白兔歡喜蹦跳來。說起生肖兔,中國古代有嫦娥奔月、月宮玉兔的故事,如今,這如夢似幻的神話被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郝平以版畫的形式具象呈現出來:身著古裝的女子懷抱三只小白兔,小白兔毛茸滾圓,憨態可掬,女子衣袂飄舞,綽約娉婷,猶如夢境。這幅精美的版畫《月宮玉兔》把癸卯兔年與神舟十五飛船發射、中國空間站太空之旅聯系起來,隱喻了中國航天人圓夢太空的壯舉。
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版畫專業委員會(版畫院)、江南時報、新華文投承辦的“玉兔迎春·2023全國版畫名家生肖賀歲展”,匯聚了全國近百位知名版畫家所創作的80幅兔年版畫,郝平的《月宮玉兔》便是其中之一。
手持刻刀四十余載,郝平的版畫以鮮明的中西融合風格立足于版畫界,《月宮玉兔》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三只小白兔通過素描式用刀“立”于刻板上,視覺上呈現松軟的毛流感和強立體感的明暗關系,而背景中的古代女子則是運用具有平面感的線描造型手法,柔和的線條與中國傳統版畫的文化氣質相得益彰。在這幅版畫作品中,兔子和人物的造型語言其實是互相排斥沖突的,但正是通過這樣的不一致,既強調三只小白兔的形象,又不讓背景中女子失色,最終達到和諧統一。
版畫《月宮玉兔》中西相融,細節卻處處彰顯東方文化內核。郝平表示:“在中國人的文化概念中,‘三人為眾’,‘三生萬物’,三是一個很奇妙的數字。三只小白兔小而聚,也正好與2023年契合。懷抱小兔子的古代女子通過衣紋、手勢等,讓人聯想到嫦娥,并點題月宮玉兔,再引申到中國的探月工程,通過局部畫面引發人的聯想,這是這件藝術品最抓人的地方。”
創作的靈感具有“偶發性”,但它卻寓于“必然”之中,這種“必然”就是要始終處于有準備的創作狀態,這樣才能抓住每時每刻可能迸發的“靈感”。郝平在電視上看到神舟十五飛船升空的畫面,繼而聯想到探月工程,順其自然地創作出月宮玉兔迎新春主題木刻版畫。這些看似巧合的偶然因素,卻是藝術家保持創作活力、抓住生活靈感的必然所得。
郝平四十余年來致力于推廣中國版畫藝術,從個展到聯展,一道道刻痕通過不同媒介向外界傳遞著中華文脈的強烈氣息。“以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為發端的中國版畫走出了一條蓬勃發展的輝煌之路。如今在新時代新使命的感召下,如何繼續保持面向社會、面向大眾、面向生活的藝術創作的真誠和熱情,如何更好地通過自己的作品使受眾獲得思想的啟迪和審美的享受,始終是當代版畫家們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一直以來做了大量的展覽和創作活動,還包括很多像‘版畫進萬家’這類的推廣活動。”郝平說。
“這次江南時報把版畫搬進大眾化的地鐵,在喜慶的春節氛圍中,每一位路人都能看到各有特色的迎兔年版畫,太合適不過了。”郝平對“玉兔迎春”地鐵專列頗為贊賞。他表示:“當我們的版畫能為在新年出行的人們帶來新憧憬、向上的力量時,版畫藝術就真正走進了人心。”
(江南時報見習記者 張睿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