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作畫是用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顏料的透明性使畫面產生明澈的表達效果,水的流動性往往生成淋漓酣暢、自然灑脫之意韻。水彩畫的范疇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人的畫卷,追溯到波斯人富有異國情調的細密畫與歐洲中世紀圣經手抄本的插圖,以及我國古代的傳統洛陽東郊顧人殘墓中布質畫慢的遺跡。水彩風景畫是水彩畫中的重要題材,通過對光影、色彩、空氣、景色的描繪,構成新穎靈巧、色彩明麗、格調清新、用筆曉暢的風格。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已有100余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最為活躍,空前繁榮,藝術家將水彩與油畫、國畫嫁接,培植出了深蘊中華文化元素、表達真善美理想的頗具東方情調的異卉奇葩。樊惠剛的創作,廣取博采,援西潤中,辭必己出,言必我發,既饒有空山明月、杏花春雨之幽韻,亦蘊天翠浮空、明霞秀野之壯彩,形成詭譎靈秀、清空幽邃之獨特風格。
神與天游
周韶華先生對樊惠剛的創作予以高度肯定:“樊惠剛前期寫實性作品,充分顯示畫家深厚的傳統功底及其美學修養。”論及其水彩抽象藝術創作,周先生進一步指出:“樊惠剛所獨有的默念性世界,……它是一團流動的蓬勃無盡的靈感氣韻,是超越題材之上的思想感情的運動,這是思想與智慧的結晶、看來令人神采飛揚,妙不可言,讓人享受到一種創造性的滿足?!薄霸诜輨偟男伦髦校幸环N對于宇宙萬物的總體感,有一種對于中西文化大綜合的總體感,許多作品折射出整個人類文化的觀照,具有一種鮮明的文化色澤,這是難能可貴的?!保ā睹嫦蛐率兰o》)“湖北有這樣一位水彩畫家,我感到是我們的一個驕傲,確是一流的作品?!薄八畲蟮娘w躍是把西洋繪畫變成了東方文化精神,……樊惠剛的作品充滿了東方文化精神,是一種東方文化形態?!保ā对诜輨倓撟餮杏憰闹v話》)
超逸情懷
原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主任黃鐵山說:“您的探索,對于中國水彩畫形成多樣發展的格局,無疑是最有意義的?!薄皯撜f您是中國抽象水彩畫的開拓者,而且這種開拓的起點是很高的,可喜可賀!”(《致樊惠剛》)著名美術史學家、水彩畫家袁振藻將樊惠剛的兩幅作品收入《中國水彩畫史》,并評論說:“創作出一批具有全新審美境界,鮮明民族氣派和強烈個性特征的抽象作品,整個圖形使人感到既陽剛大氣又委婉抒情?!薄罢麄€作品洋溢著一種律動中的形與線所產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它既是宇宙生命的大寫意,又是主體心靈的交響曲?!泵鞣郊业脑u價是準確的、中肯的。
蕩漾
巨麗之象。樊惠剛的創作題材廣泛,風格多元,拓展廣闊的思維空間,營構了巨麗意象,讓我們讀出自然之大美,洞見藝術家瑰麗的心靈世界。西方的水彩多為“小品”,意境有如“輕音樂”,抒遣杏花春雨、田園牧歌的幽致,而樊惠剛的創作既葆有水彩之本質特征,又抒寫人生感受、時代風光,意象宏闊,旨趣幽微,豐富了題材,拓寬了意境,這是較大的突破。水彩也有具象與抽象之分,與中國的工筆與寫意、大寫意相仿佛。樊惠剛是自學成才的楷模,前30年從事以寫實為主的傳統繪畫,后30年主要從事以水彩抽象畫的創作,由國畫轉入水彩、具象轉入抽象歷時數年,為了藝術創新付出了汗血的代價。
樊惠剛的創作從臨摹西方的藝術經典入手,無論是平涂、疊色,還是混色、干畫,運斤成風,心手雙暢,又將寫意的某些技法引入水彩,形成特殊的表達效果。又長年累月到名山勝水寫生,有時不顧安危到沃野、懸崖、海岸、大漠觀看陰晴雨晦之景色變化,繪形取影,化實為虛,描摹晨霞夕輝、嵐霧瀑泉的詭譎奇景,通過精湛技法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化為手中之竹。畫家熱愛中西方文學,醉心李白、李賀、蘇軾的詩歌,于拜倫、雪萊、莎士比亞的詩作亦如醉如癡,通過讀詩賞詩調動激情、調動潛意識作畫。西方古典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尤其是印象派的畫風對樊惠剛多有影響,而于高名潞所論的“意派”繪畫甚為心儀,觀其創作多有抽象意蘊,接近高氏的“意派”風格。高名潞所論說的“意派”大致是借西方語言表達東方情調,根植于中國古典意象美學,以典型化、詩意化的形象反映生活。讀樊惠剛的創作,意象恢宏,韻致幽雅,往往把我們帶入“荒荒油云,寥寥長風”“海風碧云,夜渚月明”(司空圖《詩品》)之雄闊幽邃的藝術意境之中。畫家著意追求畫境的含蓄美、詭譎美、恢宏美,意象的巨麗與時空的超越有機統一。
元氣淋漓
樊惠剛的創作系心時代,憧憬未來,激情泉涌,異彩紛呈。其抽象藝術是對生活典型化寫意化的表達,抒寫宏闊的胸次,展開豐美的聯想,感悟幽邃的理趣,四時風物,多入卷中。春之璀璨,夏之欣榮、秋之清肅、冬之素潔,給人以如歷其境之感,讓我們領略到大自然的萬千氣象,感悟生活的豐美情趣?!稘h水岸邊》是畫家早年的作品,描寫春日漢江巨輪遠航的情景,雖然意象朦朧,而輪廓清晰,讓人看到百舸的競發,春潮的澎湃,川原的遼闊。《沉寂過后》似繪暮春景色,春山亂橫,菜花翻金,碧流飛瀉,讓人想到繁花初歇后的欣欣向榮?!秮児胖畱佟反笾旅鑼懮钋锞吧?,晚霞照耀在亙古如斯的坡岡田野,木葉閃耀著金暉,那一片片的橙黃大致是稻浪之翻金、山果之成熟、黃花之絢爛,隱喻畫家對風雨人生的驀然回首,抑或是對理想境界之憧憬,可能是,又可能不是。《神與天游》描寫了夢幻中的仙闕,我們仿佛隨畫家在冥想中遨游太空,那蔚藍的天宇、多彩的陽光、卷舒的白云構成一幅幅雄闊幽麗的畫卷。透過畫境,我們仿佛飛渡了銀河,晶瑩的月宮近在咫尺,看到玉兔在搗藥,嫦娥在起舞,吳剛在伐桂,時光為之不流。還仿佛看到唐玄宗夢游月宮的情景,一群身著霓裳的仙子在翩翩起舞,時空與我,我與時空,渾然為一。《天界》由深藍、淺藍的冷色為主調描寫背景,讓人馳神于廣袤的星空,那是宇宙深處,寂靜幽明,飄渺無際,宛然與玉帝仙姝觀賞日月星辰,油然想起李白的詩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p>
凈界
瑰奇之色。水彩畫是色彩之詩,讀樊惠剛的抽象水彩,那具有魔力般的色彩如夢如幻,瑰奇之色使人如醉如癡,色與情、色與理、色與道、色與自然渾化為一。宗白華論及西方藝術的特點時說:“光彩明暗及顏色的鮮艷流麗構成畫境之氣韻生動?!保ā端嚲场ふ撝形鳟嫹ǖ臏Y源與基礎》)天地萬物都以色彩著用于我們的感官,水彩的柔和透明,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柔情溫暖。王夫之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信然!水彩畫是人化了的第二自然。吳冠中說:“不要以物景的新鮮代替畫景的新鮮,畫景的新鮮乃意境的新鮮?!薄拔鳟嬛笆蔷拔铮袊媱t有意境,最主要的是美的境界?!?/p>
江山入夢
樊惠剛的用色達到了抒情之自由,正如王國維所說的:“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觀其畫作,飛騰著浪漫的想象,彰顯幽邃的意境。畫家用線條勾勒出奇譎的意象,用色彩狀描生動的氣息,讓那些平淡無奇的物象瞬間變得生動起來,充滿了活力與魅力,萬物仿佛都有了靈性,光影與形態交織出絢爛多彩的旋律。畫家是魔術師般的調色手,緋紅、黛綠、澄藍、深紫、雪白,五色交輝,異彩繽紛,仿佛是大自然的調色師用復合性顏料描繪出萬花筒般的絢麗風景,山之高,水之流,鳥之飛,云之舒,靈氣氤氳,迷離仿佛,看不到一絲人工的影子,宛如晨霞中的一片幽林,晚照中的半天云彩,秋日里的一湖碧波,讓我們凝思陶醉,靈魂洗滌,人格升華?!洞夯卮蟮亍访鑼懺绱旱纳狡?,花的嫩黃與葳蕤的葉片交相輝映,讓我們看到春色的柔麗,想到時代的欣欣向榮,不覺心凝形釋,意暢神飄;《思緒悠悠》以景寫心,大致是描寫南國的春景吧,春雨如絲,岡巒橫黛,碧波蕩漾,那是畫家的詩意棲居。而《歲月流光》仿佛看到火紅時代里無數勇士們在奮勇向前,那玫瑰般的紅是經過時間淬礪留下的影子,使我們油然聯想到鮮艷的紅旗,燃燒的烈火,殷紅的鮮血,澎湃的激情,而似乎又通過了特殊處理,色調淡雅,沉淀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江山入夢》那紫霞般的色彩幻化出來的景色,讓人想到暮靄中的故鄉,看到裊裊的炊煙,明麗的晚霞,表達了對故鄉的夢繞魂牽,對故國山川的深情眷戀,這些色彩極清極純,極淡極雅,是詩意幽情的物化外化。
思緒悠遠
空靈之韻。繪畫藝術以象達意,以象傳情,攝取生活的某一瞬間,創造典型意象表達思想情感,自然體現空靈的幽致。抽象繪畫看似離形脫象,是一種充滿激情的直覺描寫,潛意識的自然流露,其實象中有意,象外有情。華夏藝術與莊禪哲學有密切的聯系,先哲對繪畫審美有“澄懷觀道”之說,在拈花微笑中領悟微妙至深的禪趣,這種禪趣顯示了主客交融的審美境界。樊惠剛對中國哲學、美學的理解是較深的,他晚近的創作多見幽靜空靈之禪意,在無言獨化中寄寓豐美的情思。藝術尚充實,更尚空靈。宗白華說:“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實,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無不把它的最深意義燦然呈露于前?!保ā端嚲场ふ撐乃嚨目侦`與充實》)
落霞
抽象繪畫迷離仿佛,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道。抽象繪畫表達的美感有如書法中的草書,以抽象之筆墨表現人格風度及個性情感。任何藝術的至高之境是表達思想情感的,當然,抽象藝術很難借用邏輯的形式作清晰的縷述,是一種理性化的朦朧詩意,以空靈之美為指歸。樊惠剛的創作通過抽象之象拓展了豐美的思維空間。由《天夢幽幽》可以想到老子莊子的道,那可能是一團精氣,是宇宙混沌初開的情景,讓我們想到了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子在夢中變成了一只蝴蝶,飛翔在百花叢中,感覺非常自在快樂。而當他醒來后,卻不能確定自己是莊子還是蝴蝶。這個故事可理解為物我兩忘、物我為一的空靈境界的描寫,樊惠剛著意追求天人合一之境?!多l關何處》表達縷縷鄉愁,大致化用余光中詩意作具象表達,讓我們的神思在寶島的上空遨游,對臺灣同胞魂牽夢縈。那些遠村茅屋、關山秀色、炊煙斷云,不是十分真切,是記憶中的印象,表達了文化尋根的意緒。
思鄉幽情
由《落霞》想到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的景色描寫,想到天才王勃的蓋代才華,想到畫家絢麗的金秋蔗景,想到高士坦蕩的胸次、豐美的才情、超異的悟性。《元氣淋漓》色彩鮮麗,線條恣肆,讀來讓我們想到年華之璀璨,歲月之崢嶸,理想之多彩。《靈性空間》應為靈性思維的詩化描寫,那片片淺紅、深綠、澄碧、嫩黃,應為瑰美情思幻化而出的迷離印象。而《凈界》是幽謐的濃黑,可能是對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特殊歲月的繪神描寫,寄托高蹈世情的人生感慨,宛然是對宇宙本體的描繪,仿佛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本初,宇宙的原點,覺破無始的迷妄,開啟真實的知見,抖落精神的泥土,揚起理想的風帆。
春回大地
幽靜之境。靜謐的觀照與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之二元。華夏藝術的高境是入靜入空,忘懷物我,這是東方文化之特征。蘇軾說得明白:“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送參寥師》)讀樊惠剛的創作,意象鮮活,色彩明麗,韻致清寧,動與靜、淡與濃、奇與雅達到了一種和諧,體現清寧的禪意。莊禪之境表現的“空”并非尋常意義的虛無,而是一種純粹實在;“靜”是禪境的本質特征,“禪”字的本義是靜思,釋家由戒而定,由定發慧,物我兩忘,體用不分,靜謐的境界是幽深的境界。寒山詩云:“我心如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我心》)這是幽靜之境的真切描繪。宗白華說:“我愛斯伯畫面靜而冷的境界,可以令人思,令人神凝高遠。然而我更愛斯伯的靜而有熱的畫,我稱之為‘嫩春境界’,令人心醉,如飲春風,如吸春膠?!保ā端嚲场P凰山讀畫記》)這說得太好了,太對了。
歲月流光
讀樊惠剛的創作,畫家通過色彩的冷暖交替、五色交輝,營構奇詭的意象,抒發幽微的情感。靜而冷的境界不少,而靜而熱的境界尤多。《地老天荒》把讀者帶入人跡罕至的一片荒坡,讓我們對生命本體進行理性思索,仿佛領悟到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亩U意?!稖嫔Yx》描寫雨霽虹銷之后的一片幽林,但見靜中見冷的岑寂,讓人感受到對風雨人生的理性思考,沉靜之中見雋永?!兑老⌒木场纷霞t淺藍,交織一片,驀然回首,感慨系之,俯仰自得,哀而不傷。《無聲世界》里描寫峭壁山崖,寂悄無蹤,仿佛是遠古的蠻荒,又如狂風初息的山野,驚濤漸落的安流,縱逸的動反襯了清幽的靜,讓審美者嗒然喪我,心清如水。而《悠悠時光》的鵝黃淺綠,《思緒悠遠》的碧波幽林,《春醒無聲》的雨后山野,靜謐之中湛發郁勃生機,仿佛讓我們看到百花在妍笑,百鳥在鳴唱,萬卉在爭榮,想到無邊的春色,想到嶄新的時代,想到花團錦族的未來,如果用宗白華的“嫩黃境界”來描繪,應該是最恰當不過的。這兩種境界歸于純靜,歸于清雅,歸于崇高。
沉寂過后
樊惠剛以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以對生命的熱愛,對時代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用多情的彩筆描寫一首首色彩之詩,譜成寫一曲曲生命之歌,形成了詭譎恢宏、清空幽邃的獨特風格,讀來忘懷物我,澡雪精神,胸次如洗,意暢神飄,培植了一朵朵雋秀多姿的藝術之花。高境難臻而藝美難言,試以小詩三首作結:
天界
之一
緣結丹青數十秋,別開生面幾人儔?
心追意派清奇境,畫出天機詩意稠。
之二
漫揮霜穎寫天真,靜謐清空絕俗塵。
嫩紫幽藍凝雋永,靈煙飄緲滿園春。
之三
有涯生命逐無涯,汗血催開智慧花。
剎那永恒詩意聚,心埃蕩洗沐靈霞。
?。ㄗ髡呦迪嫣洞髮W藝術學院教授、詩人,著名詩書畫美學研究專家,榮寶齋沈鵬詩書研究會理事,主要專著有《詩詠中華》《沈鵬詩書研究》《抱沖詩藝研究》《林凡評傳》《求索何辭遠——張海書藝探幽》《言恭達書藝研究》《周俊杰書藝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