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曰“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繪事之道,非常道。傳統繪畫元素中的或工或寫、或虛或實、或疏或密、或濃或淡,透過不同的材質和手法,都代表著不同的地域和時代特征,準確、生動傳達著作品所處時代的審美取向,也是畫家自身的感悟和藝無止境追求的妙達。在新時代語境下,中國畫的玄妙、形妙、神妙,可謂之眾妙,是謂領悟傳承之道、獨辟創新之妙。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社會實現了空前的進步和變革,當今之中國畫壇風云幻變,也造就了大批優秀的畫家以獨特的藝術視野,精湛的筆墨語言,描繪時代精神的精妙巨作。再現了名山大川之雄偉、高士仕女之神韻、花鳥鳴翠之怡情,獨樹風標,卓爾不群,各得其妙。
將于2022年7月26日—30日在李可染畫院圖形學美術館舉辦的,“眾妙之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第二回展),邀約當今畫壇活躍在一線的,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家,將思想之妙、創造之妙和繪畫之妙融合于一體的精品力作匯聚一堂,共譜當今畫壇時代風貌的華彩樂章!
參展藝術家 許建康
許建康,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碭山縣,1985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1992年結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班,2004年--2005年中央美院胡偉教授綜合材料工作室訪問學者。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原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博士后基金會評委,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藝委會委員 ,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大展,先后獲國家級美展銅獎1項、優秀獎3項。省級美展銀獎2項、銅獎2項、優秀獎4項。,曾在德國、日本、韓國、法國、荷蘭等國家舉辦個展和聯展。曾榮獲安徽省文聯頒發的“安徽省十佳優秀青年美術家”稱號和江蘇省科協頒發的“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稱號。主持省部級社科項目5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病榻上的尼采 68cmx68cm 2021年
藝評:從水墨構成到水墨精神(節選)
張乾元
許建康教授近期創作的系列水墨人物肖像《叔本華》《尼采》《韋伯》《薩特》《梵高》《雨果》《列寧》《戰役面孔》等,完成了從形式上的水墨實驗、水墨制作、水墨構成向內在表達非理性、唯意志、潛意識、人道主義、存在主義、道德教育等綜合復雜性的心理和精神的一種深層次融通。我們雖然不能以畫什么人物就表達其什么思想觀念來給藝術意蘊以簡單的定性,但藝術形象的正面塑造必然帶有一種對藝術表現主體及其思想的崇拜、崇敬、頌揚的性質。反之,歪曲和丑化其形象則帶有批判和諷刺的性質。
杜尚肖像 68cmx68cm 2021年
《戰役面孔》系列作品真誠表達了畫家發自內心深處對戰役醫護工作者的敬重、敬仰、敬慕之情,“盡美矣,又盡善也。”同時,在一系列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面孔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出畫家兒童時期所積淀成的偶像意識,從阿訇、外婆、魯迅、吳昌碩、林風眠到門采爾、特魯多、雨果、列寧。從童年潛意識的偶像印記到藝術思想成熟結構中的偶像精神,綜合起來往往構成了藝術家道德情志的主題,甚至在共鳴與仿效中部分地改變人的情性與追求,作用于藝術創作的價值取向。
高更肖像 68cmx42cm 2019年
許多年前許建康在中央美院胡偉教授那里受到了新材料制作新法的沖擊和啟發,但央美高訪回來以后,他并沒有從形式上搬用胡氏的材料新法,也不沒有步入水墨實驗的迷亂新路。而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用手繪獲取自然的水墨構成,而不滲入任何制作的手段,并絕對警惕圖像化時代帶來的思想淺層、技術拙劣和藝術的浮躁表達。他前期的唐代仕女畫,以水墨云團構成作為背景裝飾。唐代仕女代表了傳統的文化根基,水墨構成顯示出創新的一部分,這種形式上古今拼合實驗雖然持續了幾年的時間,卻給他帶來了更多的壓抑和痛苦,技法不能提升難度,造型優勢不能發揮,創新的意義又有何價值?
林風眠肖像 68cmx45cm 2021年
近年來,他似乎從叔本華、尼采的哲學思想中獲得了新的突破強力、反叛的勇氣和發揮自我價值的動力,獲得了一種超越的睿智。畫家必須以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人的本質力量和藝術的情采靈性為主導,摹古移寫只是變革的外在動力,并不是創造革新的最終目的。為此,他反復探索這些手繪的水墨構成,并漸漸削弱其構成的立體性和獨立性,最終成為一種以水墨為主的新的墨皴法。當這種新的皴墨法運用嫻熟時,再發揮畫家造型的優勢,便得到游刃有余的運行效果。
叔本華肖像 68cmx68cm 2021年
許建康的人物畫水墨新法,是完全有別于傳統技法表現。既不同于禹之鼎、黃慎、丁皋、任伯年、錢慧安等清代肖像人物畫的用筆用墨,不同于徐悲鴻、蔣兆和、王子武、周思聰、盧沉、黃胄等當代人物畫大師的寫生技法,也不同于李伯安、李世南、施大畏的大幅人物頭像特寫,當然他正是從大量臨摹這些大師作品作為表現基礎和變法基石的。
他的藝術理念是御守精神意志,拓展水墨形式,試圖走出一條既深入寫實傳神又用墨靈動的肖像畫創作的新途徑。傳統人物畫“傳神寫照”、“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把“傳神”推極到藝術表現的最高點。
然而,這一些列人物肖像水墨特寫,并不是他藝術創作的主體部分和最終目的,他的大型創作還有很多,相信這些人像特寫必將為大型的人物畫創作拓寬技法渠道,提升創作主體傳神傳情,寫志思知,窮理盡性的精神境界。
(張乾元,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流放中的列寧同志 68x68cm 2019年
魯迅先生 42cmx42cm 2019年
羅丹先生肖像 97cmx136cm
無量壽佛 60cm-2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