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集文獻紀錄片《太行號角》于4月25日至29日在央視4套播出。該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我黨創辦的《抗敵報》、《新華日報》華北版以及新華社等機構新聞前輩,在太行山區忠誠使命、踐行初心、浴血奮戰的歷史。其中,第一集《辦報奇跡》中詳細介紹《新華日報》華北版曲折創辦、“一手握筆,一手拿槍”游擊辦報、冒著炮火苦戰到底的艱辛歷程。
“三匹騾子辦報,背起報館打游擊”
—— 抗戰時期的華北版《新華日報》
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新華日報》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創辦,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份在全國范圍內公開發行的政治機關報。在《新華日報》的辦報過程中,中共中央充分利用其通過了國民政府登記注冊的“合法性”優勢,于抗日戰爭階段在武漢、重慶等“國統區”辦報的同一時期,先后出版了《新華日報》華北版、太行版、華中版等不同版本的報紙,而作為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的《新華日報》華北版,于1939年1月1日在山西沁縣創刊。
1939年1月1日《新華日報》華北版創刊號
1938年7月,武漢形勢吃緊,中共中央長江局作出了疏散《新華日報》人員的決定,其中楊放之(吳敏)、何云等率領一批人員到西安,計劃出版《新華日報》西北版。因國民黨當局的阻撓,西北版未能出版。何云等正一籌莫展之時,事情有了轉機。經西安赴延安參加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的朱德和彭德懷,了解情況后發出邀請:不讓出,你們就到華北去,華北軍民歡迎你們。
1938年,何云奉黨的指示,來到太行山,開始籌建《新華日報》華北分館。中共中央北方局成立了由楊尚昆、彭德懷、左權、陸定一、何云、陳克寒等人組成的黨報委員會,何云任社長、總編輯。1941年初,新華社華北總分社成立,何云任社長。報社與通訊社合署辦公。《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出版,對于堅持華北抗戰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創刊之初,由于抗日根據地許多老百姓都不識字,編輯們經常刊登一些版畫來宣傳抗戰。這些生動活潑的版畫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中既有歌頌軍民抗日的英勇事跡,也有諷刺打擊敵人,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報道。成為根據地軍民了解八路軍抗戰和根據地政策的主要渠道,也是邊區黨政軍民對敵作戰的重要宣傳武器。
1940年8月,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取得重大戰果,作戰期間,身為社長的何云一馬當先,他帶著記者組成戰地報道組,隨八路軍總部和前線部隊戰斗在一線,日夜戰斗在火線上,以最快的速度把戰斗消息傳播出去。
正如何云在1941年1月2日出版的《新華日報》華北版中撰文所說的那樣:“我們正把這一‘百團大戰’的偉大戰績,迅速的散發捷報,以期飛快的深入民間。寫作了不少通訊,介紹到大后方,介紹到國際間去。”《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威名,就這樣與百團大戰一道傳遍華夏大地,還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美國《今日中國》雜志,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都曾長期訂閱這份報紙。
在激烈的反“掃蕩”中,報社沒有固定的地址,經常轉移。在何云的帶領下,報社人員和印刷工人制造了小型輕便的活動鉛字架和小型腳踏機、軋墨機、澆版機,連同電臺、紙張、油墨,只用三匹騾子即可馱走,被何云稱作“背起報館打游擊”。
《新華日報》華北版使用過的鉛印機
對于華北版《新華日報》的辦報工作,何云曾形容為:“鉛字和子彈共鳴,筆桿與槍桿齊飛。他將工人和編輯人員組成連隊,荷槍實彈,一面跟鬼子周旋,一面設法出報。”盡管當時環境惡劣,炮火連天,《新華日報》華北版卻從未中斷,國內外重大新聞及時刊印出來,供黨政軍領導參閱和根據地人民閱讀,指導對敵斗爭。
1941年,駐扎在山西遼縣山莊村《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同志
由于《新華日報》華北版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日寇便千方百計地想要消滅它,每次“掃蕩”都把摧毀《新華日報》華北版作為主要目標之一。1942年5月,日軍調集3萬余人,對太行根據地發動報復性的“鐵壁合圍”大“掃蕩”。5月23日下午,《新華日報》華北版接到轉移命令,何云指揮大家迅速掩埋機器、向外轉移。27日下午,報社隊伍被敵機發現,身陷重圍。第二天一早,何云命令部分同志先撤退,自己則與其他幾名同志準備出版油印戰時報。面對敵人的搜山,經過連續幾天不停奔波,本就身體虛弱的何云背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在這場歷時半個多月的突圍戰斗中,《新華日報》華北版報社犧牲46人,另有11人失蹤,成為我黨新聞史上最沉痛、最悲壯的一頁。
《新華日報》華北版部分犧牲烈士
坐落在太行老革命根據地左權縣麻田村西山腳下的太行新聞烈士紀念碑
何云犧牲在左權將軍殉國的第三天,時任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沉痛地說:“實在可惜啊!一武(左權)一文(何云),兩員大將,為國捐軀了!”1942年 7月8日下午7時,《新華日報》華北分館和新華書店聯合舉行何云等犧牲同志追悼大會。鄧拓在《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哭何云同志》的挽詩,紀念一個疆場浴血的新聞人。
1942年9月4日,楊尚昆在《新華日報》華北版上發表《悼何云》
1942年9月14日《新華日報》刊發《突圍殉國經過何云同志以下多人遇難》
1943年6月2日,潘梓年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何云同志殉難一周年》
《新華日報》華北版歷時4年零9個月,共編號出版846期,曾先后經歷大約9次反“掃蕩”戰斗,8次搬家,發行范圍基本以晉察冀地區為主,遍及華北各抗日根據地。于1943年9月29日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