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平方米場地,600余套戲服,150多件樂器、道具,筑就了以余庭虎為代表的一群中老年文化志愿者的熱血空間。
余庭虎曾當過琴師,做過記者,也曾下海經商,但對戲劇尤其是京劇的熱愛卻一以貫之。退休后,他重續舊夢,與一群票友籌備了共同的興趣家園——南京鳳凰劇社。
雖是民間文藝組織,發展卻如火如荼,聲名鵲起。自2017年南京鳳凰劇社誕生以來,60余名成員以對戲劇的熱誠與執著,豐盈了南京的戲曲文化。
創排不斷,老戲迷們用生命經驗詮釋角色。近年來,南京鳳凰劇社創排全本京劇《白蛇傳》《西廂記》《鎖麟囊》三出大戲,創排京劇《紅燈記》《沙家浜》《天女散花》《癡夢》及揚劇《鴻雁傳書》《恩仇記》《斷太后》等20多場折子戲,原創歌頌浦口區發展的《黃梅新調“浦口新城美如畫”》等戲劇。
連續搭臺,多種戲劇演出廣受好評。南京鳳凰劇社2018年創辦的“鳳凰大戲臺”被譽為“浦口文化的一張名片”,2020年創辦“江灣戲碼頭”,2021年創辦“鳳凰京劇角”,2023年創建鳳凰大戲臺“月半劇場”,開展送戲下鄉及戲劇進企業、社區、廣場和敬老院等活動,每年公益演出20余場。先后承擔浦口區第八、第九、第十屆文化藝術節戲劇專場演出。南京鳳凰劇社還組織開展戲劇進校園活動,開設“少兒京劇課堂”,把國粹的種子種進孩子們的心里。
聚勢精進,積淀劇社演員藝術水平。南京鳳凰劇社邀請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徐秀芳、揚劇名家阮惠芳做現場示范傳授藝術,邀請國家京劇院于魁智和李勝素、梅花獎得主龔麗麗、國家一級演員高飛等與鳳凰劇社聯袂演出,邀請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奏員崔玉坤為南京票友講授“京劇月琴課堂”。
在2021年江蘇大劇院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經典”大型京劇交響音樂會上,南京鳳凰劇社耀人眼目。京劇界頂級大腕于魁智、李勝素、馬翔飛等悉數到場,與鳳凰劇社成員聯袂給南京戲迷奉獻了一場視聽盛宴。讓人驚嘆和感慨的是,這場京劇音樂會是南京鳳凰劇社社長余庭虎自掏腰包舉辦的,他也是這場音樂會的總策劃,并親自上臺為戲劇名家伴奏。
經歷多年戲劇領域的深耕,南京鳳凰劇社堪稱“上得了高堂,下得了村莊”。其團隊先后獲評江蘇省群眾文化優秀團隊、江蘇省京昆藝術群英會優秀組織獎、南京市五星級文藝團隊、浦口區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江蘇省文化志愿者先進個人1名、江蘇省十佳票友1人、江蘇省優秀票友1人、南京市首屆“啟明星”獲獎明星1人。今年1月,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鳳凰劇社“南京市戲曲傳承基地”稱號,鳳凰劇社也被社會各界贊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
第二屆江蘇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即將舉辦,南京鳳凰劇社作為報名單位之一,將在線上線下同步展示戲劇魅力的同時,邁向新的發展空間。余庭虎說,鳳凰劇社始終堅持傳承與創新,在傳承戲劇藝術的同時,不斷創新服務平臺,以適應不同層次的票圈文化,更好地為南京乃至江蘇地區群眾演出優秀的戲劇節目,為最廣大的群眾服務。“我們也希望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更加重視基層文化團隊,讓我們發揮基層民間文化團體的作用,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