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慶:一匹從江蘇舞美界殺出的黑馬
王立慶,民建會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碩導,南航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舞美研究所所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舞臺美術學會視覺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作品多次獲國家文旅部“文華獎”,國務院“奮進獎章”“創新成果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金獎第一名,第二屆中國舞臺美術展大獎,第三屆中國舞臺美術展銀獎以及北京市科委工業設計“紅星獎”。2014/2019年《為人民而創作》作品巡展分別在江浙滬舉辦15站。作品多次在北京保利、瀚海、南京六朝藝宴、香港鳳凰網等機構拍賣成交。
藝術點評
畫身邊的人、畫身邊的事、畫心路歷程。這是王立慶教授的創作理念,他是從江蘇舞美界殺出的一匹黑馬。王立慶的藝術探索與實踐,具有親近人與自然無間依存的童稚之心;他的造化,飽含天人合一的無為進取,流露出充沛的實力和知性的底蘊。他的作品,人物張揚著鮮明的個性,風景洋溢著和諧的氣氛,小品傳達出高尚的主題。
王立慶是一位絕少的有心于生活的畫家,他的題材訓練及繪畫方式,體現著對生活的忠誠意志,并感恩生活賦予藝術的啟迪。
王立慶的學術個性,是在傳統精華與時代能量的基礎上隨任務的催生而萌發,經不斷體驗而聚集,在特定氛圍、特定的歷史契機下,以堅毅的執著為基點而成型的。
——高云(中國畫學會創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中國畫《鳥籠高掛閑人少》139cm×69cm 2024年
中國畫《蘭卡風情》系列 53cm×53cm 2018年
中國畫《皖南云影繞民居,竹筏觀溪韻似詩》138cm×69cm 2023年
彩墨速寫《增沖古樓少年強》26cm×26cm 2024年
中國畫扇面《江南三月》 66cm×33cm 2023年
王立慶的作品淳厚、大氣,富有感染力,像他的為人一樣,透著質樸和坦誠。觀畫如觀人,作畫如察己。在他的繪畫中,線條與墨色的有機結合,明暗交替,濃淡適宜,有質感,有骨力,明快而流暢,嫻熟而秀雅,給人以視覺的享受。早在西安美院學習期間,他的繪畫就已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了。得知他已調入高校從事教學工作,愿他在藝術的道路上再走三十年。
——劉文西(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黃土畫派創始人)
中國畫扇面《竹林深處有人家》66cm×33cm 2022年
彩墨速寫 《宰麻梯田》26cm×26cm 2024年
中國畫《蘆笙筒樂器制作》138cm×68cm 2024年
中國畫《江南民居桃花盛,高山溪流塔影悠》138cm×69cm 2023年
彩墨速寫《刷果子》26cm×26cm 2024年
中國畫《銀杏葉下師生夢,竹籬石階云海情》138cm×69cm 2023年
王立慶繪畫藝術形式多樣,有速寫、油畫、國畫、水彩、設計、雕塑等。他常年勤奮、刻苦歷練,天賦異稟,因而在美術創作領域大放異彩。跨界的實踐,豐富的作品,以及畫院體系外的藝術家身份,使他能夠不拘泥于形式,突破條條框框的約束。繪畫的“十八般兵器”拿來就上,靈活使用各種手段。舞臺美術的職業沒有局限王立慶的藝術追求,反而增強了他繪畫的方法技能與格局視野。中西畫種邊界被打破,速寫能與中國畫結合,鋼筆西方元素與中國畫渲染有機結合,鋼筆素描的方式用來塑形,可謂大膽創造,精彩紛呈。王立慶繪畫博納各種繪畫技藝,活學活用,為我所用。
中國古代有體用之說。體,指本體或實體;用,指作用、功用或用處。王立慶現場速寫體現了繪畫藝術之“用”。在觀看演員表演過程中,他瞬間捕捉,通過刻苦訓練蓄養而成,不僅僅是記錄客觀外在,還表現了內心,顯示了繪者扎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藝以及卓越的才華。王立慶繪畫之“用”提煉了舞臺的感覺,以繪畫之“用”幫助觀眾欣賞與理解舞臺藝術。在藝術創作中,體用是個人學術體系與作品面貌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表里。王立慶年輕時接受過嚴格的科班訓練,后來長期立足于舞臺美術設計,近十多年從事高等美術教育工作,現又專心從事繪畫創作。豐富的人生閱歷,長期文藝工作的歷練,以及對繪畫藝術的初心不渝,促成了王立慶繪畫藝術之“體”。王立慶以“快閃”式的創作方式,現實主義的精神內髓,創造性思維和與時俱進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繪畫藝術風采,在百花齊放的畫壇綻放出灼灼光華。
——李慧(江蘇省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
中國畫《江南廊韻春花香,牧影悠悠詩意長》69cm×69cm 2023年
彩墨速寫《大利侗寨圓桌飯》26cm×26cm 2024年
中國畫《民居曬秋韻,古樹立斜陽》138cm×69cm 2023年
中國畫《高山流水田園韻,民居云煙勞作情》138cm×69cm 2023年
中國畫手卷《古鎮祠堂歲月悠,松柏郁郁憶舊游。小橋流水映今日,桃花盛開望未來》 33cm×500cm 2023年 題跋:韓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