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近年來,江蘇省新沂市公安局馬陵山派出所積極響應公安部提出的“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的實戰化改革要求,整合資源、完善機制,不斷織密織牢基層治安防控網絡,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動形成部門共管、警民共治的新型社會治理體系。
為打造“無警、無案、無訴、無訪”的“四無”法治鄉村,馬陵山派出所積極探索公安機關融入村級社會治理新路徑,精心打造高原村法治書記工作室,選派優秀民警楊曙犖擔任法治書記,協助支部書記開展村級事務。
4年來,高原村“法治書記”楊曙犖每周都會和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一道商討村里工作事項,因為村支書也姓楊,村里群眾笑稱:“要幫忙,找二楊!”
“‘法治書記’不占村編制、不拿村報酬,進村入戶調處矛盾糾紛、解決治安問題、普及法律知識。”馬陵山派出所所長紀遠兵介紹,“法治書記”積極履行網格指導員、治安巡防員、矛盾調解員、戶籍信息員、法治宣傳員等“五大員”職能,并成立以村支部書記為組長,法治書記為副組長,村兩委成員、駐村輔警、網格員、志愿者巡邏隊伍為組員的基層社會治理小組。
馬陵山派出所把民警從警務活動執行者變成平安建設組織者,深入開展“敲門問平安,入戶講法治,進村調糾紛,為民辦實事”系列活動,摸索出一套“一心、二靠、三訪”工作方法。同時積極構建警民聯創“共治體”,打造村、所聯動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有效助推實現了高原村“四無”的工作目標。
在法治書記制度實施過程中,高原村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美麗鄉村”“江蘇省美麗家園省級示范點”“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法治書記來搭臺,駐村輔警同唱戲。為踐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楓橋經驗,切實解決基層工作誰來干、干什么、怎么干好的問題,馬陵山派出所在轄區內第一批重點村試點輔警駐村工作。
“駐村輔警來到我們村之后呀,左鄰右舍的互相之間和氣多啦,就算有些小矛盾也能很快的得到解決,大家從心里覺得這個制度太實用啦”王莊村王大媽說。
按照“一村一輔警”全覆蓋要求,馬陵山派出所在駐村輔警試點工作中完善保障機制,細化工作清單,充實警網融合隊伍,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
“我們圍繞政治素養、能力建設、紀律作風等要素,加快推進駐村輔警‘七個一工程’,細化‘一日工作清單’,以例會制度、培訓制度、報告制度、獎懲制度四項機制為抓手,鍛造一支高素養公安輔警隊伍,并成功申報駐村輔警徐州試點。”紀遠兵說。
為做好規范執法,全面提升基層服務水平,馬陵山派出所依托執法管理室、執法辦案分中心,充分發揮派駐法制員示范崗優勢,對全所民警、輔警進行執法能力普訓,從接處警源頭抓起,建立圖偵、調解、服務、查處一體化警情處置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涉傷、侵財及走失、遺失等各類民生警情做到“合成處置、現場查證、及時追蹤、迅速調處”,有效提升警情處置滿意度。
此外,馬陵山派出所建立實施“日查、周清、月結”巡查機制,采取網上巡查、流程管控、法律審核、證據核查等手段,對案件的偵辦、訴訟流程進行動態跟蹤、嚴加把關,確保不發生濫用強制措施、漏人漏案、保而不偵、超期羈押等執法問題,取得顯著成效。
據了解,自2022年以來,先后有55家相關單位來馬陵山派出所學習、交流。公安部法制局在新沂召開現場會,并將馬陵山派出所作為典型經驗進行宣傳推廣。
王野 馬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