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易紫砂讓文物陶豬有了靈氣
“陶豬復原工藝復雜,全球限量1000個。”在第二屆江蘇文采會現場,江蘇卓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易文化”)品牌總監王靜向記者介紹了此次帶來的重點展品。
文物陶豬形如嬰兒拳頭般嬌小,出土于無錫市胡埭鎮的馬家浜文化馬鞍遺址。專家猜測可能是一種兒童玩具,側面印證當時豬可能已經實現馴養,人類已經有了藝術審美。陶豬的出現,將太湖流域的文明往前推進2000多年,再次證實了無錫擁有7000年的人類生活史。
王靜告訴記者,為了響應“讓文物活起來”的要求,無錫考古研究院授權卓易文化,對陶豬進行一比一3D掃描復原,經過前墅龍窯的龍火淬煉,最終打造出一件充滿靈性的紫砂藝術品。
創新傳承紫砂文化,優化紫砂交易生態,是卓易文化一以貫之的使命。“自品牌創立以來,卓易紫砂一直致力于打造紫砂產業線上、線下綜合生態圈,通過鏈接產地、匠人、產品、商家、用戶實現宜興紫砂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發展。”王靜向記者介紹,卓易文化通過360度環拍、作品細節放大提取等技術手段,為每一件紫砂作品配備唯一“身份證”證書,實現所售紫砂產品“一壺一卡、保真溯源、保值流通”的服務標準,“用技術保障紫砂藝術品流通過程中的唯一性和價值延續,解決紫砂網售中的最大痛點”。
4月19日,作為此次文采會的重要環節,文創產品開發與運營培訓班開班。卓易文化總經理王吉以“讓非遺‘活’起來”為題現場與學員們進行了精彩交流。王吉介紹了公司打造的以藝術品數字身份認證為基礎的卓易紫砂街項目,卓易紫砂街是以藝術品數字身份認證平臺為基礎,建立卓易嚴選、卓易甄選和卓易文創三大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紫砂產品購買環境,并建立數字共享云倉提供產品管理、服務認證、品質溯源等一系列商家服務。目前,卓易紫砂街自建卓易嚴選紫砂供貨平臺,已入駐數百位紫砂師傅三千多款紫砂壺優質作品,積累數十萬的紫砂客戶群體;自建官網和海內外自媒體平臺矩陣,吸引了近百萬人次的分享、點贊和互動。此外,公司還打造了紫砂元宇宙,以現代的傳播方式傳播紫砂文化,策劃陽羨造物游紫砂文化體驗之旅,以開放、創新的姿態,引領紫砂產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新時代。
“很高興能參與此次文采會,希望通過這一平臺,能更廣泛地傳播紫砂文化之美,同時也希望促成更多行業交流與合作。未來我們將積極發揮數字科技在文化產業中的賦能作用,做好鏈接,做好生態,結合紫砂等傳統非遺IP,結合我省優質文化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助力江蘇文化產業發展。”王吉表示。
(江南時報記者 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