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紙藝術、麥稈畫、兔兒爺……在第二屆江蘇文采會現場,琳瑯滿目的非遺手工和文創產品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從非遺手工體驗,到活動組織、文創銷售,參展單位拿出了十八般武藝登臺“靚”相。
非遺手作,助力就業煥發新生
處暑開展羽毛扇制作教學,白露組織學習制作南京泥人,秋分體驗金陵金箔制作……結合二十四節氣,印心澤物在南京市文化館持續開展系列活動。第二屆江蘇文采會現場,他們帶來了文創非遺手作教材及配套材料包。“體驗者不僅可以通過教材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民俗,也可以學習到不同民族非遺手作的具體制作過程。”南京市印心澤物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秘書長廖莉說,希望借助文采會的平臺,讓更多人以活態體驗傳承的方式了解非遺的魅力。
“早些年旗袍還是比較冷門的,因為手工工序多,所以價格也比較高,受眾確實有不少局限。”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陵旗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南京周祥華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設計師周祥華說,“現在大家有了文化自信,傳統服飾得到復興,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中式服裝,都開始愿意把這樣的衣服、配飾穿戴在身上,這對我們非遺從業者來說,是非常鼓舞的。”
金陵旗袍中,雪花扣、葉子扣、菊花扣等傳統手工盤扣最有特色。“我們開展少兒研學、成人手工、成人夜校教學等課程,根據不同年齡段教授不同內容。譬如少兒研學,課程內容就著重于體驗感受。”周祥華介紹,孩子們在上完課后都會開心地將作品分享給家人,無形中也將金陵旗袍的文化認知進一步推廣開來。
“盤扣工藝的變幻性讓我們能夠融入時下豐富的創新設計,因此我們成立了盤扣設計部門。”周祥華說,該公司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的實習基地,現在員工中,盤扣設計師和縫紉技工兩人都是聽障人士,很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就愿意留下做正式員工。未來,她希望依托現有資源,進一步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今年年初,周祥華團隊推出了一款龍年主題盤扣文創,作為代表性作品在南京市文化館展出。“非常感謝文采會給我們這個機會,向全省的朋友展示我們的特色和文化內涵。”未來三年,周祥華想通過開展更多的研學活動,帶領青少年了解豐富的非遺文化知識,同時期待以創新設計,讓產品銷售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文創聯名,城市IP潮流又出圈
聯名蘇州博物館推出的“一碗‘書’州面”文創禮盒,聯合南京博物院推出的“蟹逢知己”陽澄湖大閘蟹文創禮盒,在本屆文采會上同樣大受矚目。這是讓乾生元成為唯一一家連續兩屆收獲“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老字號企業定制設計賽”金獎的文創。蘇州乾生元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飛英告訴記者,“一碗‘書’州面”至今銷售已超15000份。
現場,乾生元也帶來了最新創意。今年,他們以麻餅結合蘇州市花桂花等元素,自主設計推出了“桂花山藥麻餅”“碧螺春茶麻餅”等四種口味的新品,上架之初就在線上受到廣泛好評。“我們都賣斷貨了,工廠根本就來不及做,清明放假我們的工人還在加班加點生產。”徐飛英說,蘇州元素在食品本身和包裝造型上豐富呈現,越來越多的游客愿意為這樣的產品買單。
與江蘇省美術館聯名的“虎佑平安”禮盒、與十竹齋聯名的“江南四季,皂訪金陵”香氛皂禮盒……南京肥皂展位上的跨界文創目不暇接。其中一款澳門回歸20周年肥皂文創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據介紹,該產品2019年推出,參展了當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澳門江蘇聯誼會聯合舉辦的“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南京牌肥皂負責人黃勇表示,今年是澳門回歸25周年,南京肥皂也將推出相關文創。
近年來,南京牌肥皂聯合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傳統造物工作室,共同開展了以南京城市為元素的肥皂設計與課題研究,研究組成員設計了“南京風景紀念皂”等肥皂組合套裝。黃勇說:“希望借助文采會這個平臺,讓南京肥皂走到其他城市去,基于當地的城市文化屬性做文創開發。目前我們正在重慶、海南、西安等地,聯合當地博物館等單位開展設計研發。”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