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優秀獎得主再度參賽
寫楹聯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
“微信群、朋友圈以及楹聯論壇等都發布了這次征聯消息,讓我感到春天迷人的氣息已經越過冬天提前飄來!”“2023南京地鐵掛春聯”啟動預熱宣傳時,本報報道了投稿者高揚,他在去年多輪盲評中收獲優秀獎后,近期又投身2024“龍騰神州”江蘇六城地鐵掛春聯征稿活動,為全部六城創作多副楹聯。日前,江南時報記者跟蹤采訪了高揚,帶讀者朋友關注他的新動態。
二度參賽,他說“創作即快樂”
高揚的熱情,在他創作的南通通用聯中可見一斑。“政務暢通,金馬紫瑯崇大道;文峰高聳,孩兒學子沐春風”,全聯含有南通地鐵6個站點名,將政務中心站、紫瑯湖站、崇州大道站、文峰站、孩兒巷站、南通大學站(聯中化用為“學子”)依次巧妙嵌入。“金馬”喻指地鐵列車;“春風”一詞多義,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新時代的春風,還與南通地鐵列車名“清風號”關聯起來。
2023南京地鐵掛春聯·金牛湖站聯 高揚撰聯 陳克年書
身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理事、儀征市楹聯學會會長,高揚所作詩詞聯文多次獲國家級、省、市獎項,央視春聯征集六度八聯登榜、兩次進入十佳,逾百萬字文學作品發表于報刊及電臺,電視、報刊多次作專題報道。在省內外做詩聯講座數十場,受到專家的肯定和觀眾的歡迎。深愛楹聯的他,在“阿揚說聯”公眾號上發表了1000多篇原創文章,暢談楹聯創作提高與發展,其中許多文章已在報刊發表。
去年他獲得優秀獎的作品“玉兔筆輕描,三春秀麗芝蘭味;金牛湖協奏,一曲悠揚茉莉香”是為金牛湖站撰寫,由著名書法家陳克年書聯。“感謝陳克年先生書寫我的獲獎聯,春聯因書法而生色,更加利于傳播。”高揚說,去年十分榮幸能在本報首屆地鐵掛春聯活動中獲獎,今年再一次為地鐵創作,他興趣更濃、興致更高。
楹聯創作對高揚而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他說,能夠獲獎自然開心,未能獲獎也不必苦惱,因為大多數人寫聯不為稻粱謀,而將其作為一種愛好、一種情懷,甚至呈現一種境界。“不獲獎也很正常,這恰恰說明賽事的公平公正。因能力尚淺無緣獎項,這何嘗不是評委對應征者的一種保護?不讓‘次品銷售’,也是保護創作者的聲譽。”
高揚用“絲毫未減”形容今年的寫作激情,不過這次有意放慢了創作速度。去年他沒想到本報在發出征聯啟事后,還作了系列報道,既有對地鐵站的詳細介紹,又有對部分參與者的采訪。“這樣的措施對于創作者來說很有益處,會觸發到一些靈感。今年征稿啟事發布后,我有意識‘讓子彈飛一會’,等待貴報推出系列報道,以便從中得到啟迪,爭取寫出亮點。”與去年的另一個不同是,今年由于活動擴展至江蘇已開通地鐵運營的六市,他撰聯數量相應增加,由2副增至8副。
寫聯抒懷,高立意展寬廣胸襟
今年,高揚應征的作品,主要突出了地鐵的速度和春節的氣息。“龍趁東風,一路飛馳崇大道;鳳歌春雨,千秋感念潤通州”,以他為南通崇州大道站創作的春聯為例,“一路飛馳崇大道”贊美地鐵的速度,“龍”“東風”“春雨”等顯現出春天的濃度。
去年終評結束后,本報刊登評選系列報道,高揚也照常在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點擊閱讀。在全面、詳盡地了解專家評審的評選理念后,他將心得體會融入了此次創作。評委鐘振振曾經說,“地鐵站是公共場合,在這里掛春聯,就要反映全南京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它超越了小家庭的個人愿望,承載的意義、呈現的胸懷要更大。”高揚愿在崇州大道站聯中,以“崇大道”“感念”超越個人愿望,表達寬闊的胸襟和感恩的情愫。
巧用嵌字,彰顯創作才思
嵌字也是本次創作的一大特色。
蘇州花橋站的嵌字最為簡潔。“花綻三春,眼觀美景如蘇繡;橋迎五福,車載嘉賓向樂園。”上下聯首字合嵌“花橋”兩字,并將蘇繡、列車、蘇州樂園等元素融入其中。
無錫江南大學站的嵌字貫穿全聯。“江南景色佳,湖面碧波騰紫氣;大學人文厚,站臺彩繪迓青龍”,全聯嵌進了“江南大學站”五字,將“江南”“大學”“站”分開嵌入,不僅體現江南大學的特征,也凸顯了江南城市與地鐵站點的要素。此外,下聯“彩繪”是說該站由江南大學學子設計的一面文化墻,呼應前一分句的“人文厚”;“青龍”即青龍車,這里指代地鐵,又切合龍年。
常州紅梅公園站的嵌字暗含彩蛋。“一路芬芳,鐵龍喜見紅梅綻;三春綽約,駿馬欣隨紫氣來”,“綻”一語雙關,諧音“站”,道出紅梅綻放于紅梅公園站;“鐵龍”“駿馬”均喻指地鐵,含“龍馬”精神,“龍”亦扣合生肖年份。
高揚表示,相較于去年,今年地鐵掛春聯活動的范圍更廣、力度更大、立意更高、報道更深,在地鐵征聯方面具有引領的作用、示范的品質。另一方面,也在社會傳播上凸顯了正能量,在文化傳承方面展現了江南時報的責任和擔當。“我相信,這種活動的模式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習效仿,從而促進楹聯藝術在普及與提高兩方面齊頭并進,讓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春節的年味更加濃郁,讓傳統文化更加繁榮,讓文化因子在血液里充滿活力,讓人們信心滿滿走向未來。”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