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文化館:開拓研學藍海,重構文旅新業態
“本屆江蘇文采會活動范圍大,輻射面廣,尤其到現場以后,看到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非遺展示的優質企業團隊,讓人非常驚喜。”鎮江市文化館副館長王菁菁告訴記者,本屆文采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全省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集中整合,讓一些平時接觸不到的企業團隊更加方便、快捷地對接,明年會積極推動更多鎮江本土文化企業團隊一起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
王菁菁介紹,鎮江市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主陣地之一,近年來重點實施“研學+”文旅項目,借助旅游業升溫的契機,講好鎮江故事,充分發揮文化品牌效應,推進生態產品和文化產品的融合發展,創新城市人文名片。
“拓展校館聯盟、進館體驗、館外研學等復合形態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全面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效能,重構文旅新業態,推動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王菁菁說,面向各類不同群體推行對象化服務,鎮江市文化館策劃推出10條特色精品系列活動品牌項目路線,打造集非遺教學、文化演出、社會教育、文化體驗、文創產品等為一體的特色“網紅打卡”主題文化交流集聚地,共開展50余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2023年,鎮江市文化館結合國際性、傳統性節日、二十四節氣等,組織開展20場“文化傳承·浸潤童心”走進文化館系列活動,市機關中心幼兒園、市中山路小學等15所學校的孩子們走進館內,體驗太平泥叫叫、面塑、鋦瓷等10項非遺手工課程,以及戲曲武術等傳統文化國粹、多種好學好玩的創意藝術活動。課程間隙,孩子們可以在數字體驗館感受科技魅力,離館前還可以獲贈文化館特色文創禮品。通過豐富的社教活動進一步引導青少年、低幼兒童走進文化館、了解文化館、愛上文化館,系列活動先后服務約2.6萬人次。
在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研學+”模式逐漸成為發展研學旅游的重要產品選擇。鎮江市文化館為深化“行走課堂”建設,創新設計10條戶外研學線路,將靜態課程轉化為動態課程。2023年3月、4月分別組織策劃“雙擁藝術團紅色主題教育溧陽行”、老年藝術大學戶外研學之安吉行、鎮江市老年藝術大學“文化伴夕陽”戶外研學活動養身舞等戶外課16場,共計服務約3.8萬人次。
(江南時報記者 錢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