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之戀
□ 黃愛榮
夏日的隴中,樹木蔥郁,和風惠暢。上午的山楂園里,碧綠的山楂樹下,一對新人正在以不同的姿勢拍攝著婚紗照。男的姓李,女的姓陳,臉上蕩漾著幸福的陽光。“在定西,過去總流行著一句‘有女不嫁通渭’,因為通渭是個大山溝溝?,F在可不一樣了。”旁邊剪修果枝的師傅樂哈哈地說。
甘肅隴中大地,是黃土高原一片典型的丘陵墚峁溝壑區,歷來給人一種貧瘠、蠻荒、落后的印象?,F在,沐浴在山楂小鎮涼爽宜人的清風里,呼吸著香甜清潤的空氣,飽覽著生機勃勃的景色,我心想:這哪里是“苦甲天下”核心區域的定西通渭常家河?這個山楂小鎮,簡直就是一方如畫似夢的世外桃源。
2018年,走出大山追夢、回歸家鄉創業的民營企業家常海增先生回到了家鄉。他走在常家河勝義村的峁梁之上,環視四周,望著仍然落后的村落和腳下的一片土地,不禁彎下腰去,深情地抓起一把黃土,思緒萬千……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墒牵@里沒有產業,要脫貧致富談何容易。一個偶然的機會,常海增了解到種植山楂效益不錯。山楂樹耐寒、耐旱、耐貧瘠,種植山楂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如果再配套一些其他產業,還可帶動鄉村旅游,何不嘗試一下呢?于是,他投資成立了通渭常家河福興德農牧林專業合作社。
“以前,這地里只能種點小麥等傳統作物,旱澇聽天由命。如果不是???,誰能想到這里還能種經濟作物,發展旅游業,我們更過不上這么好的日子?!鄙介珗@里一位管護人員情真意切地說。
小鎮因山楂得名。從昔日靠“輸血”到如今能“造血”,曾經荒涼貧瘠、極度缺水的土地,已煥發出新的風貌。農林文旅深度融合,點燃了小鎮的“熱鬧氣、煙火氣、幸福氣”。小鎮成了城里人的果蔬園、生態園、美食坊,成了游客鄉村觀光、農事體驗、休閑康養的一張亮麗“金名片”,甚至成了網紅“打卡地”。
墚峁溝畔山楂紅,酸酸甜甜皆是情。曾有《山楂賦》,“火火紅紅又一秋,繁星疑落樹梢頭”“寒秋最愛山里紅,樹樹掛滿紅燈籠”,吟詠贊頌山楂果成熟的美景。小小的山楂,帶來了一個旱塬山村的歷史巨變。走進今天的常家河,一幅幅山滴翠、百果香、產業旺的壯麗圖景呈現于眼前,給貧瘠的土地增添了無限生機。
常海增把山楂樹從山東移植至家鄉,把自己的根和魂也留植在家鄉。他讓山楂樹成了景觀樹、豐收樹、幸福樹。我佇立在龍珠觀景臺上,憑欄遠眺,一片秀美壯麗的田園風光,如詩如畫,如夢似幻,如癡如醉。
?。「╊f畝山楂產業園,果木成林,生機盎然;微風拂過,碧綠生煙,綠浪漣漪。山楂小鎮,正孕育著腳下這片土地的更加富足、更加美麗,正孕育著秋天山楂的火紅、老百姓日子的火紅。人們以后的生活,一定都如山楂一般酸酸甜甜,有滋有味。